大学生活

大学公选课里是什么情况?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好大风啊

首先,我想摆一张图片,这是不久前上公选课抬头一看时突发奇想地写了下来。

就是……

奇怪想法

记得当时写下来时就发给几个朋友看,当时朋友是这样回复我的:“是啊是啊,好形象啊,我当时上必修的公共课也这样,老师还问我们为什么都不出声呢。”

还有这样的回答:“我们课堂也这样,可以说是换个地方玩手机。”

沉默、低头、玩手机……

想当初,我们可以选修公选课的时候,班里几乎都很兴奋,看到课程的时候感觉什么都想学,毕竟课程名称还是很有趣的。

上课时,或许因为某些原因,课程和名称总是存在一定落差,也让我们自己感到一些失望。

但有些课还是有学习的地方,不过人一旦有了那么一点“随波逐流”的心态,就会这样——看着周围的人都在低头看手机,自己也不自觉地拿起来手机来……

侧面反应环境对我们的影响真地很大,从心理上击倒我们,再落实到行动上去。

想想也觉得可怕。

很佩服老师,很有耐力,依然坚持讲课。

其实并不仅仅是公选课,就连专业课也是如此,课堂上总会有一大片低头玩手机的人。

可能经过了高中,我们想在大学好好享受生活吧。

写到这,就想起看到的一个微博“广州大学70名研究生被退学”被热议。

图片源于微博

有些网友这么说:“好不容易考上的研究生却不好好珍惜。”

根据广大官方说明是“因为这些学生不能在有限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任务所以被退学。”

而反观起来,我们每年都会听到很多学生拿不到学业证毕业证,只有结业证。

记得前些日子上课时老师还说,现在还有毕业未拿到毕业证回来清考的学生。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或许只能怪自己太过放纵自己。

不是说在课堂玩手机就会导致考试不过,我并不否认还有那些仅仅在考试月复习就可以通过考试的同学,其中也不乏拿到奖学金的同学们。

但是在这,我只是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都是同一个起点进来,等到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却是天差地别?

有些同学在毕业的时候顺利拿到心仪的offer,有些同学却还在是否有公司会要我边缘徘徊;

有些同学通过努力顺利进入梦想的大学进修;而有些同学依然徘徊在补考,清考的路上。

有些同学利用好资源和时间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把自己变得优秀;而有些同学却把自己投身到游戏的战场把自己“变成大神”,学业却依然原地踏步甚至在走“ 下坡路  ”。

尽管有些课程真地是大失所望,但是在课上除了和手机接触,难道就有别的事情干了吗?

                                 

在我自己看来,大学虽然没有高中那样学业那样繁重,但依然是有需要你去完成的任务。

在这些零碎的时间可以背几个单词,看看曾经没有时间去看的书籍,还有还多很多可以改变的。

不要说没时间,因为那只是一个借口。

记得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作者,她介绍自己的推文标题是这样的:“你在地铁刷手机的时候,她却在旁边写了三十万字”。

时间真地可以挤出来的,就是看你自己是否愿意。

可能这都不外乎一个话题“自律”,其实我也看过很多自律的故事,身边就有因为自律而改变自己的例子。

像我那个学美术的高中同学,我们都知道艺考生除了文化还有艺考。那就意味着她们要比单纯学文化的考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记得当时我那同学为了理想的大学,每天几乎都是5点多起床开始去画室练话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画室的那个。

她身边的同学都这样说,她真地很拼命,很努力,有时候我都很佩服。

或许高中时期就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高峰,大学或许可以成就另一个高峰,但也可能在无意中跌下谷底。

说到这里,想到了《穷爸爸富爸爸》里的一句话大概是:但不幸的是,对许多人来说,离开学校是学习的终点而不是起点。

可是我想,很多人是把大学变成了终点而不是新的起点。

                               

努力到感动自己,感动别人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放心说我真地真地很努力。

不单单只有自律,还有坚持。

但是为什么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在20岁这个充满活力的年纪不稍微自律一些呢?

只是稍微改一下,很多自己以前想改变的事都来得及变好。

图片源于奇葩说截图

以上只是可能比较狭义的观点,相比起其他学校也可能不是这样的情况。

这只是自己在大学以来上课的一些想法和感悟,观点或许很片面,只是记录一下想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