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名录:怀念曾经是青年(故城记四十四)
文/静月园
太平街的小学初始入学一年一班同学名字:
十组:吴国爱 张艳君
九组:李守亮
八组:崔宝奇 [孙淑文]
七组:刘万本 李庆荣 [孙振林 ]张丽萍 史敏
六组:赵崇伟 高淑华 丁桂云 孙留柱
五组:王会生 李首富 马亚萍 杨桂岭 [史庆家]
四组:魏玉春 王增礼 王淑华 王丽华
三组:[杨传仁]范友丽 韩淑芝
二组:杨会生 杨金花
一组:柳志远 冯万利
永安街:
杨喜堂 张志伟 史桂芬 孙淑芹 徐玉萍
[刘广文]
白土岭:
庞凤珍 郑恩风 于丽华
回忆起来的有三十九名同学
班主任老师:刘艳春 杨占礼
校长:马英林
主任:李老师
体育老师:小个李老师 后来谢老师
我在小学冬天是生炉子,后来我离开学校了,是孙振林负责生炉子。
杨占礼老师安排刘广文和我参加学校的讲故事活动。应该是一种锻炼。背读故事,演练表现能力。还有写日记。练习记录了不少日记。坚持长期的动笔,会形成条件反射,养成动笔的习惯。
回忆一下,我的基础是与太平小学的拼音,汉字,读课文有很大关系的。我的生存范围,一直都是在用小学的一些东西。这与我从事的工作有关系。很多东西学过了,并没有用上。白瞎了那些好知识成了闲置的东西。回忆一下人生的路程,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在小学的时候接受的文化知识。我们是普通人,接触的范围是有限的。
那个时候学校有很长一段时间上“二部”就是上午半天一个班级上课,下午是另一班级上半天课,因为教室不够用的。
开始太平小学是两趟平房教室,后来又附加的盖了几间配房,补充教室的不足。
午间放学都站队回家。
操场开始很小,后来又从山上挖土扩大了很多。东面砌了偏墙,学生用土填满祖成操场。学生厕所是在学校南门对面的沟里。挺远的,分学生和老师两部分。曾经有用工厂废铁焊接的旋转游戏座椅,单杠,等游戏器具。学生们捡的石块,砖头,砌的乒乓球台,摆一趟砖头做界网。
垫操场是每年都有的活动,因为白土岭沟里的水太大,每年都是冲坏操场。
我们一年级是一年一班,把东头第一个教室。开始班级用的是木板黑板,不太大,后来用玻璃做的黑板。黑板上面在早期是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毛主席的像贴在中间的位置上。南开门,北墙上有作息表,有一个桌子放些老师的东西。后来曾经有一个讲坛桌子。
在教室门口,曾经拍过照片,是杨占礼班主任时拍的照片,我把他夹在了一个黄皮学生手册里,手册里记录学期的评语和考试成绩。但是后来的频繁搬家迁移,都不见了。
太平街往南走经过四坑口,红土岭,来到溪湖区的主城区,是商贸及其工矿区。
往东走就是溪湖公园区域。
往北走是柳塘地区。
#
时间不能倒流
四季顺时针转一圈,两圈,一年
循环往复的流逝
只能
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
尽管我们当时的感觉是那么的苦
可是现在的我愿意再回去那个苦的年代
也不享受夕阳的一闪光辉灿烂
我们即将象流星消失在空间里的云烟
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祈祷
遗言:珍惜当下的自认为的辛苦和困难
最珍贵的是,大家还是青年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到儿童乐园拍的照片

2021年6月6日同学拍的照片

同学回到太平街拆迁遗址(2022年6月)

马亚萍同学拍摄的太平街遗址照片(2022年6月)这是拆迁后的局部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