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与桃花源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如果观察自己思考过程的话,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思考,思考过程都是通过图像、语言、文字来进行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随便回忆一个事情,但你会发现你回忆这件事的方法很有限。无外乎是将这件事像放电影似的在大脑里重放一遍;或者是读小说一样通过文字忆起往事。
弗洛伊德称,人有两种思维,初级思维过程和次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而初级思维过程的媒介是图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是沟通起来便利,同时失去了大量信息;而图像的关键,是难以表达难以沟通,也难以传输。
这其实就是我们思维过程的局限性。从某种角度来看,人是各种体验的总和。同一件事,你体会到的情感与我体会到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造成了我们之间的差异化。有趣的是,我们都想与其它人交流自己的“体验”,讨论彼此情感上的不同。但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这方面的交流。正如弗洛伊德所说,语言、文字很难描述具有微妙差异的情感,它们虽然很便利,但却不精确。
举个例子,小明和小红一起出门赏月。这二人回来后,你问他们赏月的感觉如何,他们会跟你讲,自己感到很开心(大多数人在描绘自己快乐的情绪时都会说自己很开心)。从语言上来看,他们二人的体验是相同的。但如果,你让他们用一幅画(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发现不同之处。小明画的画,是他和小红一起赏月的场景,小明的“快乐”其实是与喜欢的人在一起时感到的甜蜜;小红画的画,是月亮隐匿于竹林之中若隐若现的美景,她的“快乐”是欣赏自然之美时的悠然。
可见,通过“图像”进行沟通,往往能发现不同情感之间微妙的差异。很多无法用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感、感受、思考,都可以通过“图像”来表达。从这个角度来看,“图像”是我们心中那些无法言喻的体验的“意象”。在这里,“图像”起到的是一个象征作用,就像是“红领巾”之于少先队员,“雷锋”之于助人为乐。
想必大部分人都向往“自由”的生活。但不同的人对于“自由”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在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尤为明显。
寒假的时候,拜读了孙隆基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在书中,孙先生便借助“意象”表达了中国与美国的差异。
如果让中国人描述自己最想生活的地方,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之地是“桃花源”。那么“桃花源”这一意象代表了什么?“桃花源”代表的是无忧无虑,安定平衡。在这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为任何事情操心。这里有无数人为自己服务,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从此过上不用为任何事情负责的潇洒生活。
可以说,“桃花源”的自由,也就是中国人向往的自由,其本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甩手掌柜式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自己为自己争取的,而是别人施舍给自己的。这种自由是二元自由,必须建立在关系中,如果别人不愿意给你了,你就没了自由。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美国人的梦想之地不是“桃花源”,而是“荒野”。“荒野”这一意象代表的是空无一人,而在空无一人的地方,没有人会对你负责,一切事情都需要自己来搞定。在这里,自己拥有所有的权力,一个人的死或生、生活的好不好完全有自己来决定。
美国人渴望的“自由”,是自己掌控命运,是一种“一元”的自由。
可以说,中国人倾向于“别人对自己负责”,而美国人倾向于“自己对自己负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更追求稳定,更喜欢“铁饭碗”,因为这是“别人对自己负责”的最佳典范。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觉得,这些人其实是在尝试自己为自己负责,拒绝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的施舍上。
我们可以提倡“家国情怀”,批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这没有什么意义。大多数人选择去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必然有其背后的种种考量。而我相信,这种考量很大的一点是建立在“产权”意识的进步上。在集体主义时代,个体根本没有“利己”的空间,我的东西是大家的,你的东西也是大家的。我就算再“利己”,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改革开放后,“产权”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我的东西可以永远是我的”,这也让人们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对于追求财富的渴望。正是基于这种渴望,国家的经济才能快速腾飞,财富才能实现快速的积累。
可以这么说,恰恰是因为人人都有了“利己”的心态,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方能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