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学阅读
从小到大,不说课外书,教科书我们都读了不少,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学会了阅读,却不一定。
著名作家梁衡散文集《心闲天地宽》中,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来探讨阅读。
梁先生以自己丰厚的学识和从业经验一一为我们讲述了为什么要阅读、如何阅读、如何从阅读中创作,字字句句皆是圭臬。
一起来看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4e753f418c237fda.jpg)
一、为什么阅读
除了非读不可的教科书,你打开第一本课外书的缘由是什么?
大概率是好奇,对某一事物的好奇,想要寻求一个结果,于是去看相关的资料。
随着阅读的内容增多,知识的收获、精神的愉悦又成为了继续阅读的动力。
在梁先生看来,人性本愚,是在阅读中,慢慢开启了智慧。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明辨是非、洞察明达。
有别于物质世界,书籍作为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其作用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爱读书的人和一个不爱读书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爱读书的人,绝不会觉得精神空虚,因为他们拥有着充盈的精神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421d5aa77e025afb.jpg)
二、如何阅读
阅读是如此重要,与我们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正确阅读?
首先,你得知道阅读的类型。因为阅读目的的不同,阅读的方式也不一样。
其一,读闲书,没什么目的,休闲而已。就如我自己,闲暇时常看一些网文消磨时间,但看完往往没什么印象,书名都记不住。
其二,是带着某种需求去阅读。比如想了解某一段历史,就专门去找这一部分的相关史料阅读;想学习某一种技能,,就专门找相关的专业书籍阅读。因为目的性强,阅读的时候也更专心,还需要做笔记,阅读之后往往收获颇多。
可见,阅读是需要做笔记的,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书籍内容内化位自己的东西,而每一本书,总会有一个打动你的点,这于你而言就是这本书的精华。
当然仅仅做笔记还不够,学以致用才是阅读的终极目的。
将理论结合实际,将书籍中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行动指引,才是真正将阅读落到了实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e1639282552cd6d7.jpg)
三、从读到写
写作就是对阅读最好的运用。
阅读效果如何,输出就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方式。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的不仅是文字背后的知识,还有文字本身,词汇、句式、结构等等都是我们在阅读中可借鉴和学习的内容。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阅读对写作的影响。
现今文字输出变现也是一个吸引很多人投入的赛道,初学者往往会被要求进行拆文。
目的何在?就是分析一篇范文的结构,从仿写开始学习,进而再发展自己的特色风格。
从读到写,就是一个从接收到输出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0c08f168a4478bdf.jpg)
时移世易,快节奏的生活下,很多人已经抛弃了阅读——这一最简便的充实精神世界的生活方式。
然而,抽一段空闲,捧一杯清茶,于午后明媚的阳光下,静下心,翻阅一本感兴趣的书,何尝不是一段愉悦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7b85fa0e74b550f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