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佳紅木》
《卓佳紅木》
庚子年潤四月下旬,前往惠州看望嚴伯伯,再到《卓佳紅木》欣賞堅持用傳統之榫卯工藝制作之明清家具及其生活用品,感嘆其中美妙便寫下此文以作紀念,據了解,明末年間,我國傳統紅木家具工藝到達巔峰,綿延至今,仍為世界公認。
作為中國傳統家具的典範,明清家具文化氣息濃郁、風格典雅且功能性強,工藝之精湛令後世驚嘆。其中,榫卯的連接方式,更成為古典家具的精髓所在。所謂榫卯結構,是兩個木構件相連接的壹種凹凸處理的接合方式。榫,俗稱榫頭,所指木構件上凸出的部分;卯叫做榫眼、卯眼,所指安裝榫頭的孔眼。
在我國古代建築、家具及其他木制品中,榫卯結構被廣泛地運用。據了解,榫卯構件銜接技術非常巧妙,形式也多種多樣,銜接強度頗大,更是非常低耐用。
中國的傳統家具,原材料多是材質較好的硬木,若使用金屬鉚釘或粘膠,將難以完美連接,使用壽命也較短。
但榫卯結構則不同,可憑借自身的多樣性形態,實現上下、左右、傾斜、彎曲等多方位的無縫連接,令家具保持穩固、堅實的姿態,工藝可謂精湛。以圈椅為例,上方下圓,造型古樸,線條簡潔流暢,盡顯方圓之美。具體是用三接榫釘榫來連接,多為方形,也可見一字型。
受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加工工藝的影響,中國古代家具形成了獨具東方特色的藝術風格。工藝制作中精湛的榫卯結構,不僅體現了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也展現出堅韌向上的民族風貌。
其優美之感受與雅居之生活態度正如,明朝文震亨著《長物誌》,《長物誌》共計十二卷。
長物,本乃身外之物,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然則凡閑適玩好之事,自古就有雅俗之分,長物者,文公謂之“入品”,實乃雅人之致。
《長物誌》分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十二類。凡園之營造、物之選用擺放,纖悉畢具;所言收藏賞鑒諸法,亦具有條理。
居山水間者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
吾儕縱不能棲巖止谷,追綺園之蹤,
而混跡廛市,要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
亭臺具曠士之懷,齋閣有幽人之致。
又當種佳木怪籜,陳金石圖書,
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遊之者忘倦。
蘊隆則颯然而寒,
凜冽則煦然而燠。
若徒侈土木,尚丹堊,
真同桎梏樊檻而已。
長夏宜敞室,盡去窗檻,
前梧後竹,不見日色,
列木幾極長大者於正中,
兩傍置長榻無屏者各壹,
不必掛畫,蓋佳畫夏日易燥,
且後壁洞開,亦無處宜懸掛也。
弄花壹歲,看花十日。
故幃箔映蔽,鈴索護持,非徒富貴容也。
第繁花雜木,宜以畝計。
乃若庭除檻畔,必以虬枝古幹,
異種竒名,枝葉扶疏,位置疏密。
或水邊石際,橫偃斜披;
或壹望成林;或孤枝獨秀。
草木不可繁雜,隨處植之,
取其四時不斷,皆入圖畫。
石令人古,水令人遠,
園林水石,最不可無。
要須回環峭拔,安插得宜。
壹峰則太華千尋,
壹勺則江湖萬裏。
又須修竹、老木、怪藤、醜樹交覆角立,
蒼崖碧澗,奔泉汛流,
如入深巖絶壑之中,乃為名區勝地。
約略其名,匪壹端矣。
金生於山,珠產於淵,
取之不窮,猶為天下所珍惜。
況書畫在宇宙,歲月既久,
名人藝士,不能復生,可不珍秘寶愛?
一入俗子之手,動見勞辱,
卷舒失所,操揉燥裂,真書畫之厄也。
故有收藏而未能識鑒,
識鑒而不善閱玩,
閱玩而不能裝褫,
裝褫而不能銓次,
皆非能真蓄書畫者。
古人制幾榻,雖長短廣狹不齊,
置之齋室,必古雅可愛,
又坐臥依憑,無不便適。
燕衎之暇,以之展經史,
閱書畫,陳鼎彜,羅肴核,施枕簟,何施不可。
今人制作,徒取雕繪文飾,以悅俗眼,
而古制蕩然,令人慨嘆實深。
幾榻俱不宜多置,
但取古制狹邊書幾壹,
置於中,上設筆硯、香合、熏爐之屬,俱小而雅。
別設石小幾壹,以置茗甌茶具;
小榻壹,以供偃臥趺坐。
不必掛畫,或置古奇石。
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費。
故制作極備,非若後人茍且。
上至鐘、鼎、刀、劍、盤、匜之屬,
下至隃糜、側理,皆以精良為樂,
匪徒銘金石尚欵識而已。
今人見聞不廣,又習見時世所尚,
遂致雅俗莫辨。
更有專事絢麗,目不識古,
軒窗幾案,毫無韻物,
而侈言陳設,未之敢輕許也。
壁桌長短不拘,但不可過闊,
飛雲、起角、螳螂足諸式,俱可供佛,
或用大理及祁陽石鑲者,
出舊制,亦可。
磁器用官、哥、定窯古膽瓶,
壹枝瓶、小蓍草瓶、紙槌瓶,余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蘆、細口、匾肚、瘦足藥壇及新鑄銅瓶,
建窯等瓶,俱不入清供。
尤不可用者,鵝頸壁瓶也。
古銅漢方瓶,龍泉、均州瓶有極大高二三尺者,以插古梅,最相稱。
瓶中俱用錫作替管盛水,可免破裂之患。
大都瓶寧瘦,無過壯,寧大,無過小,
高可壹尺五寸,低不過壹尺,乃佳。
古銅入土年久,受土氣深,
以之養花,花色鮮明,
不特古色可玩而已。
銅器可插花者,曰尊、曰罍、曰觚、曰壺,隨花大小用之。
位置之法,煩簡不同,
寒暑各異,高堂廣榭,曲房奧室,各有所宜,
即如圖書鼎彜之屬,亦須安設得所,
方如圖畫,雲林清秘,
高梧古石中,僅壹幾壹榻,
令人想見其風致,真令神骨俱冷。
故韻士所居,
入門便有壹種髙雅絶俗之趣,
若使前堂養雞牧豕,
而後庭侈言澆花洗石,
政不如凝塵滿案,環堵四壁,
猶有壹種蕭寂氣味耳。
懸畫宜高,齋中僅可置壹軸於上,
若懸兩壁及左右對列,最俗。
長畫可掛高壁,不可用挨畫竹曲掛。
堂中宜掛大幅橫披,齋中宜小景花鳥;
若單條、扇面、鬥方、掛屏之類,俱不雅觀。
畫不對景,其言亦謬。
田文坐客,上客食肉,
中客食魚,下客食菜,
此便開千古勢利之祖。
吾曹談芝討桂,既不能餌菊術,啖花草;
乃層酒累肉,以供口食,真可謂穢我素業。
古人蘩可薦,蔬筍可羞,
顧山肴野簌,須多預蓄,
以供長日清談,閑宵小飲。
又如酒鎗皿合,皆須古雅精潔,
不可毫涉市販屠沽氣。
香、茗之用,其利最溥。
物外高隱,坐語道德,可以清心悅神;
初陽薄暝,興味蕭騷,可以暢懷舒嘯;
晴窗拓帖,揮麈閑吟,篝燈夜讀,可以遠辟睡魔;
青衣紅袖,密語談私,可以助情熱意;
坐雨閉窗,飯余散歩,可以遣寂除煩;
醉筵醒客,夜語蓬窗,長嘯空樓,冰弦戞指,可以佐歡觧渴。
品之最優者,以沈香,岕茶為首,
第焚煮有法,必貞夫韻士,乃能究心耳。
古人鼎彜,俱有底蓋,今人以木為之。
烏木者最上,紫檀、花梨俱可,
忌菱花、葵花諸俗式。
爐頂以宋玉帽頂及角端、海獸諸樣,
隨爐大小配之,瑪瑙水晶之屬,
舊者亦可用。
望高人雅士到《卓佳紅木》一睹其風彩,更感受古人之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