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四灵”——苦吟的不仅仅是诗,还有生活

2022-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愿你如夏日清凉的风

“永嘉四灵”是南宋末年的诗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

这4位南宋诗人都是浙江永嘉籍人,他们分别是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
因四个人的字号中都有一“灵”字,而得名“永嘉四灵”。

该派写诗专攻近体,尤其是五律,并以晚唐姚合和贾岛的创作为依据来反对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江西诗派以学问为诗、专在书本上找材料的习气。


近体是相对于古体而言的,像《诗经》就是属于古体,没有压韵、对仗、平仄等要求,字数没有限制,每句可长可短,随兴而发。

还近体的要求就比较多,
五律:每句五个字,一共八句,
七律:每句七个字,一共八句,
五绝:每句五个字,一共四句,
七绝:每句七个字,一共四句,
讲究平仄、对仗、压韵等规律。

换个角度理解就是近体诗要求高,但是有规律可循,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换词的方式来达到要求,但没有一定水平的人,写出来的诗就很容易乏味,光靠取词上的功夫是没有办法写出绝妙的好诗。

而古体更偏向兴致使然,感觉来了写几句,随意而发,随意而止,写的好与不好,不仅要靠才学,还要有一定的天赋,简单来说,作诗全凭感觉,看心情。


这里需要先说一说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就是杜甫,也就是把杜甫推崇为江西诗派的始祖,而三宗就是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黄庭坚的成就最高。

江西诗派这个名字是因著名的南宋诗人吕本中作了一套《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江西诗派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推敲文字上的技巧,而且喜欢用一些新颖独特的词语来替代一些浅白、通俗的词语,也因此他们在诗歌的理论上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写了一首诗,很普通、很浅白、很俗气,拿到江西诗派的人面前,他们就会把里面的部分词语替换掉,要么是前人写的名词名句,换个字或词,但大部分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哪位诗人,哪个典故,又或者用另一个词来代替我原本想要表达的某个意思,替换之后,本来没有什么意境,瞬间就变的有意境,有韵味,有出处了。

经过他们这样一换,我的诗既有了名人的名词名句,还有了名人的意境,加分很多,一首很平淡的诗经这么一改,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因此,当时的很多文人就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写诗的能力,继而提高自己的名气。


那些天赋不高、家里条件又不怎么好的文人,没有条件请好的老师,或者读很多名贵的书,想要出名,一是想尽办法投靠有名有才气有实力的贵人,跟风学习他们的作诗风格,形成一个团体,俗称抱大腿,二是就不得不在诗词上下苦功夫,当时有很多的书商,每每看到不错的诗,都会收集起来,常常会把同一类风格的诗放在一个本子上,拿来推广和销售,这样更容易卖出去,文人也更容易出名。


但很多事就是这样,有人喜欢,就会有人讨厌,永嘉四灵就是如此,他们学习晚唐的贾岛和姚合,贾岛和姚合最大的特点就是苦呤,也就是作诗的时候反复吟咏,苦心推敲,做诗极为认真,写一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字一句反反复复的读和改,只到满意为止。

苦呤更多强调的是字词来源于自身,江西诗派更多强调的是字词来自于引用、化用、袭用。
所以江西诗派的人有掉书袋之嫌。

“永嘉四灵”四个诗人的诗风极为相近,全部都效法晚唐体诗,因此被视为同一诗派。

作诗专攻五律,七绝也很有特色,新颍灵巧,圆美自然气韵浑成,对格律诗很执着,多咏景物,喜欢以细微之处描写景物,即用白描的手法写平常的自然山水、小物小景和个人感触之类的,但恰恰是因为写平常的小景小物小心情,要写出高级感,就不得不用一些新颖的、奇怪的、少见的词语来提升诗的高级感,也因此有了意平语诡,多有伧气的评价,当然,也有一部分诗写的平淡简远、清新流丽。

他们想以清新便利的作诗风格来矫正江西诗派的粗犷,诗中全不用典,多冲淡平和、轻灵倩寒的境界,流露出山人名士的出世情怀。


其实他们的风格之所以如此,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永嘉四灵”多是贫寒出生,生平经历曲折坎坷,在仕途上也没有什么出路,只能寄情于山水,缓解心中的苦闷。

二,到了这个时期,前人能学的都学了,前人能想的都想了,例如学习李商隐,学习白居易,学习杜甫,到最后都没有得其精髓,不了了之,而当时的江西诗派也出面了明显的衰落现象,被各家批判,“永嘉四灵”的出现让整个南宋的诗风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三,因为生活贫苦,全家老小,吃穿住都成问题,为了生活劳累奔波,想要天天能读书实在是太困难了,书读的不够多,不够丰富,想要引用也就难了。


“永嘉四灵”:

徐照,字道晖,又字灵晖,号山民,永嘉人,终生布衣,家境清寒,贫困潦倒,一生有三大爱好:喝苦茶,游山水,喜吟咏

徐玑,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永嘉人。祖籍福建晋江,因为受父辈的功绩,得了个小官职,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一生都在尽力为民办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人,做过幕僚,当过私塾的老师,一生奔波,飘落江湖。

赵师秀,字紫芝,又字灵秀,亦称灵芝,号天乐,永嘉人。
登光宗绍熙元年进士第,当过一些地方上的小官员,但因为在官场混的不太好,家里没钱没势,生活艰难,晚年定居钱塘。
有人评赵师秀诗为“四灵”之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