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不是细节那么简单
翻看手机,看到一段交通事故的视频。一辆大货车因为没有及时改道,撞上了一辆小汽车,小汽车车主被撞成重伤,送去医院后,因抢救无效死亡。不幸中的万幸,大客车上司机和乘客都没有受伤。交警把当事人带回了警察局,展开调查,在翻看汽车的行车记录仪,在看到客车的行车记录仪时,我感到很气愤。因为全程那位客车司机都在严重的走神,在驾驶座上不是抽烟,就是打手机,仿佛这不是在驾驶,而是茶室开paty。发现这场悲剧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客车司机稍微注意一点,就可以发现有一辆小轿车往中间并线,他只要把车速放慢一点,让小车并过来就什么事情都可以避免了。也就是在他挂了电话,抬头看的那一刻,这辆车就撞上去了。这一撞,让小车车主丢了命,真的太不值得了。
我记得有一次跟家里人聊天,我劝说爸爸买辆摩托车,但爸爸硬是不买。我问为什么,爸爸说当年小镇第一批买摩托车的车主,活下来的寥寥无几。摩托车太危险了。我心里始终想不明白,危险的话,每次骑车注意点不就行了吗?话是这样说,每一个开车的人开车之初都是这么想的,告诫自己安全驾驶。但是一天两天还好,一年两夜也可能会继续保持,但是日子更久了之后,内心那根提醒自己注意安全的弦慢慢放松,也许好死不死地就在放松的某一刻,结果就出了巨大的问题。
每次有深刻教训的时候,我们会引起重视,但是不起眼的细微时刻,往往对自己的放纵行为默认许可。投机取巧的心里作祟,慢慢我们会觉得本身开车分神就不是一个特别怎么的事。这就是巨大的自我误导了。
我想到了一个基本的认知错误,就是我们习惯用因果来认识和解释事物。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说过这样一段话。
“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这句话怎么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我们不能从一个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来找寻原因,因为这个原因很可能不是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更加真实的原因很可能是另外一回事情。西班牙现在是一个大麻合法化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情况是当年西班牙禁止大麻后,当权者发现大麻的黑市交易情况更加猖獗,因为大麻被禁,变得非常稀缺,稀缺的情况下,售价很高,这其中的获利空间就更大了。所谓“赔钱的买卖没人敢,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于是贩卖大麻的人变得更多,这反而加剧了这个国家的毒品危害。后来怎样,当权者取消了禁令,开放大麻交易,让这个大麻变成普通商品,这样少了暴利的吸引,人们逐利的心里被抚平,再从道德的层面感化那些吸食者。这样的做法,明显就是一个因果偏误的结果。而且在《魔鬼经济学》这一系列书中,也举了很多的例子,大部分的事例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被我们轻易看到的原因很可能不是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可能更复杂,更加细小,而往往被我们忽略。
这场车祸直接原因是客车司机打手机,但你想过吗?他为什么要打手机?为什么敢打手机?原因应该在于这个心态上,形成心态最直接的因素应该是环境吧?也许是这个司机在平时言谈中,被很多其他目无法纪的司机误导,忽略了驾驶任务的严峻性,这个司机被洗脑而不自知,从某方面也体现出自身原则和社会风气的重要。
这个观点也可以来解释很多我们的生活态度,我们很容易忽视细节,很多普通的小事,常常被我们忽略。
忽略的原因也很简单:不重要呗!
真的不重要吗?真的不是这样的!
吴伯凡老师在自己的专栏中说到过这个问题,最让我受到震撼的一点观点就是,
细节真的不是细节,细节本身就是决定事业成败的的关键,而且细节的成本是巨大的,能够感觉到细节的能力,本身就证明这个人对于事情有更为深入的感知。
很多的例子证明着细节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科学发现,我们人与猩猩的基因其实只有约1.2%的差异。但就是这么一丁点的不同,就让人之所以成为人,人能够产生智慧,知道反思,可以创造工具。苹果手机为什么受欢迎?它与其他品牌手机的差异大吗?,有多大呢?无非就是在用户体验上,苹果手机开发者注意到每一个人习惯怎样拿手机,怎样用手机的这些小细节,他们从这些细节来开发,让用户体验达到了最佳。这就导致很多人喜欢用苹果手机,但具体哪里好好像也讲不太清楚,就是觉得很好用,用起来很舒服。这就是过去我们国产手机忽视了的关键,但是现在我们的国产手机也越来越注重这方面的因素,例如小米手机就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完全根据用户的意见来定制,从而创造了手机业的一个神话。
这样看来,我们怎么可以说那些小细节可以忽略呢?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摒弃麻木和理所当然。如果这样的态度太多,就算我们眼睛看见了,但是我们也感受寥寥,根本注意不到细节存在的必要,从而难以发现其价值所在。
从自身的习惯培养来谈,也是一样。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过程,你千万不要以为你今天写一篇文章就会成为文学家了,你千万不要以为你今天做一个什么事情就多么的辛苦努力了。真正做出成就的人,这些东西都是基本,他们的成绩都是靠对这样的细节小事一点一滴积累的成果。我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位名为“沙地人”的简书作者。对他产生兴趣,是因为他用ipad来画画,画得非常好,正好我也是学美术的,于是我尝试和他联系,向他取经,聊得比较投机后,我们互相加了微信。在微信进一步沟通后,我发现作者虽然在简书上发文章,还只有半年,但是尝试在ipad上画画,已经持续了6年。他这1800天都在做这件事情,难怪出了这么好的作品,而且他对于在ipad上面作画思考得极为深入,例如什么软件最好用,为什么好用,哪些功能用在画什么上面,最合适,他弄得非常清楚,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对于细节的把握,具体而深刻。
很多小事都会影响我们,如果你没有去注意,你会慢慢被同化,也许自己都不自知,但是当祸事来临,你醒悟晚矣。如果忽略细节的关注,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错过成长的很多机会,看着别人成功,而你的一事无成,你反思发现就是当初被你放过的那么一点,就决定了之后的几十年。
人生有限,真的要留心,因为我们的年龄消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