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你听,互联网正在踢门
我记得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开业了,记者就去采访路人的对此的看法。记者采访了一位大妈,大妈对无人超市的革命性意义丝毫不在意,反而说:我们老百姓对这些根本不在意,只关心有没有假货,东西是不是更加的便宜了,超市里有没有员工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大妈的见解异常犀利。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互联网其中的一个本质,用互联网技术消除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商品价格,最终让消费者获益。比如大众点评,把商家的品质和信誉公开了,大家不容易吃到又贵又难吃的店了。再比如淘宝,节省了商家的店铺成本,商品也不用卖那么贵了……
这些案例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个行业,至今还未被互联网颠覆,而且看起来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那就是——建筑业。
建筑业近三十年来基本不思进取,管理创新能力十分微弱,企业与行业的转型升级步履艰难,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与行业相隔较远。
早在2016年,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就发布了《构建建筑业的数字化未来》报告,从文中提供的研究图表看来,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非常低,仅次于农业和狩猎,被评价为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最低的产业之一。
这个调查报告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一个看起来技术含量十足的建筑业,为何信息化程度如此之低?
有研究表明,建筑业是数据量最大、业务规模最大的大数据行业,但同样也是当前各行业中最没有数据的行业。即使对同等规模的企业来讲,也是最没有数据的企业。
就目前看来,一些大型企业正试图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初步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然而,多数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工作还依靠手工,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应用专业软件的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软件上,且以单机版为主,没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传递。与建筑业紧密绑定的装饰装潢企业的信息化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仍然普遍存在粗放式人工管理的情况,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狭窄且浅显,还停留在PC时代,与当下的移动互联沾不到边,遑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那么,既然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与当下的互联网局势有较大差距,那么这个行业会不会被颠覆?短时间看来,并不会。因为建筑行业具有产业链长(开发、设计、建造、运营等)、资源需求量大(资金、人力、原材料等)、行业准入门槛高(标准体系、安全、职业资质、企业资质)以及自身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低等一系列特点,短期内互联网不会颠覆建筑行业。
但是,不颠覆,不等于不改变。所谓的互联网颠覆的核心手段是大数据驱动,在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不论是“外家人”还是“自家人”两股力量都汇聚在对建筑业的数字化重构这个点上,“未来已来,变革已在”。
在某次交流会上,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向万科总裁郁亮提问,“你们盖的房子价格能不能跌一半?”郁亮当时一愣,但细细思考后他觉得这个可能性不是完全没有。
如果小米去盖房,也许会是这样:一批想买房、又嫌房价太贵的人组成合伙企业,集资筹钱去买地;根据客户群的住房需求,挑选好的户型并公示征求意见;施工环节外包给建筑企业;将地皮价加钢筋水泥加税的总和定为房屋售价,没有中间成本,房价自然会降。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或许还只是一个美好的联想。但互联网正用它的数据之刀一次次地把中间商挑落马下,让消费者享受到真正的实惠。美团、淘宝、亚马逊、小米等等企业,核心理念无不如此。
建筑业,你听,互联网正在踢门。不远的将来,那些建筑业赖以抵御外敌的护城河,比如高准入门槛、重资金投入、密集型人员管理等等,终将渐渐崩塌,那些因信息不对称而攫取的高额利润也将不复存在。真到了那一天,建筑业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