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了?

2023-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最近化债小作文出了个终极版本,是真要好起来了?

   其核心内容是:地方化债双管齐下,左手发债,右手印钞,借钱方赢麻。

   左手也就是C爸,发类似特别G债来化解地方债务,要求各银行必须跟;

   右手也就是Y妈,开印钞机发钱给银行去买债,做债务置换。

   与地方平台捆绑较深的地方商业银行,通过买这个债,把和地方的债权转给四大行,完成松绑。

   这样商业银行的债务人从地方平台,变成了根正苗红的某某行,而某某行用刚出炉的钞票买单,至此完成闭环。

   而凭空多出来的票子,就得时间换空间,靠大家慢慢用通胀去消化了。

   于是当初自曝手头紧张,公开摆烂的某地,算是捡着了大便宜,借的越多,拿的越多,真大赢家。

   相比之下,当初存有顾虑不敢去要米的某地,就有点死要面子活受罪了,比如前段时间流传的某神秘名单,上面当地额度就少的可怜,很多时候都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

   上面是了解到情况,而非标逾期的风筝市,想完全指望上面直接给钱还是比较难的,最终化债的主力还是得到银行身上,用银行新发放的低成本贷款去置换掉高成本的非标债务,尤其是涉众的非标资金。

   但想让银行买单,还得先把平台之前欠银行展期部分的债务给处理掉才行,否则银行也没有额度再发放贷款。因此这个方案的前提是要先把银行债务给置换掉,才有空间来发放新的贷款,于是还得回到上面的小作文上,这就要靠等了。

   另外还有个B计划辅助,好听点是平台找机构续做融资,难听点叫借新还旧。这个方法也有成功的案例,最近某地就是靠续做拿到一笔钱完成前面产品的兑付。

   当然想要合法合规的去再融资,也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做到,尤其是已经出现舆情后,再想去融钱就很难了,即便有想跟的,也会保持观望或暂缓。这时候太烂的地方续不动,实在搞不到钱,就只能等A计划。

   不过照目前情况看,预告了这么久,化债方案可能真快下来了,真要柳暗花明了。

   若是真像小作文那样,实际就是比老美的直接发钱多拐了一个弯,过一道手后,显得更隐晦,毕竟明面上还是借钱。只不过老美的债务货币化是全球买单,而我们只能靠自己慢慢消化。

   因此就算是舆情最重的风筝市,最终也会解决,只不过可能会慢一点,等的时间久一点,并不会像民营那样直接玩坏了。

   这波可能就是这个玩法,至于下一波怎么玩就要留给后人创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