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想法成长励志

21天克服拖延训练营|绘制一份通往未来的地图

2019-04-28  本文已影响5人  九月星辰

大家经过前两周的行动,如果你在持续练习冥想,锻炼自己的觉察能力,那么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做一个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观察者。

你越能客观地观察自己,就越能从自己编造的人生故事里抽离出来,不被自己设定的剧情牵着鼻子走。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不被牵着鼻子走,那该往哪个方向走呢?

答案是,主动地往你心生向往的那个圣地前进。

主动地创造你想要的生活。

第三周,我设定的主题是:蓝图。

它意味着从当下到未来,我们需要画一个地图,从我们的当下状态一步一步地、坚定地走到理想状态。

我们的蓝图里其实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出发地,目的地,和路径。

出发地就是我们的当下状态,我在前两周中一直反复强调觉察自身这个能力。

因为这个能力越强,你对自己的当下状态才越了解。

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专注力的提高,你才能在单位时间内更高质量地从当下出发。

出发地解决了,我们再来谈目的地。

这个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目的地,你的所有行动、所有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没有方向没有重心,只剩下你的心血来潮了。

比如你看到别人都在跑步,于是你也去跑步,跑一阵子没有动力了也就放弃了。

再比如你看到别人都在写作,于是你也去写作,写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水平没有什么提高,于是又放弃了。

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因为你从没有认真的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想让自己的生命走向哪里?

所以,目的地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

你成长的一切动力都来自于你想到达的那个目的地。

我把这个目的地对标成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你的未来愿景。

那么如何去找到自己的未来愿景呢?

我在这里推荐一个操作性比较高的方法:

第一步,在你的大脑中想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你梦想成为的那个人,注意这个人不一定是名人,但他一定是现实世界里存在的人,他过上的是你想过的那种理想生活。

第二步,将你梦想成为的那个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参考,你需要用心地憧憬一下未来,你的生活对应的是什么样的画面?你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你们脸上的表情是什么?

你可以描述未来一天,你都做了些什么?把自己带入具体的场景去描写,这样有助于刺激你更多地去想象。最好动用感官去细细体会。尽量去想象细节。然后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强烈建议用笔和纸来写,因为这个动作不仅具有仪式感,而且会让你全情投入。

-如果条件允许(xu),找一首能让自己安静下来的音乐

-选一个周末的清晨,安静的空间,做好所有准备工作。

写完后拍照存入你的手机,隔段时间就拿出来,纸质的内容请贴在你随时看得见的地方。它是你往后行动的巨大能量球,会源源不断地给你补充能量。

再美丽的愿望,如果不放到具体的时间去做,那永远只能是个美丽的愿望而已。

第三步,是我们要将心里憧憬的那个未来,落地。

如何落地呢?

把你心中梦想成为的那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归纳出来。比如杨澜这个人是你想成为的那个人,那么她最核心的能力有沟通表达能力、英语好等核心能力。你把这些先写到纸上。这个动作做完后,

你重新在大脑里再想一个人的名字,他也是你梦想成为的哪一类人,重复上面的这个动作,把核心竞争力也列在纸上。直到写出五到七个人的名字,名字后面是他们所对应的核心竞争力,把那些重叠次数排名前三的核心竞争力圈出来,这三个就是你以后要去努力的方向。

这一步其实做的就是将我们的未来愿景落地成三个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其实依然很宏大,它还能继续拆分成阶段性目标,然后按年、月、日不断拆分,直到你能把一个目标拆成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行动。

大家还记得在21天行动营开始前,制定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吗?

21天目标就可以理解为你的阶段目标,而行动方案就可以理解为你最后拆解成的一个可以直接执行的行动任务。

我们的行动已经进行到最后一周,在行动中你们已经对自己制定的目标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感受,完成一个目标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你的目标是有效的,所以我想进一步和大家说说,如何更好地去制定一个有效目标。

一个有效目标,它是符合SMART原则的,五个英文字母对应着五个维度的标准。

他们分别是明确具体的,可衡量,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可达到,与其他目标相关,有时间底线。

你可以用这个原则来审视你的21天目标是否符合上面五个标准。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来做一个更详细的说明

比如

-我要在三个月内学会一样乐器,它其实就不是一个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因为他不够具体明确,到底是学会什么样的乐器呢,学到哪个程度才算学会呢?

-再比如,我想考研究生,这个目标也不算,因为它不具备相关性,你为什么要考研究生呢,是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还是增加升职加薪的几率?

还有一个例子,比如:我要减肥,这个目标也一样不符合。因为它具体、不可衡量、也没有时间底线。

大家在目标设定中常出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通过这五个维度来规避掉。

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项目类目标,一个是习惯类目标。

对于项目类的目标,需要我们把它拆分成具体可执行的几个步骤,而习惯类目标更多地是做好周期性的计划。

明确了出发地和目的地后,我们最后一个要做的,就是清晰地规划路径。

我们知道,画地图是需要提前熟悉地理环境,清楚路径上的每一个标志物,在对整个地形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绘制一幅地图的。

当你在前进过程中,可以通过那些标志物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哪里,一定是会越走越有动力,心里也会越来越有底气。

所以,我们规划路径的方式应该是设立路径中可量化的里程碑。

针对习惯类的目标,我们只要做好量化指标即可。

如果你觉得市面上所有记录数据的APP都很复杂,那么我推荐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打印几张方格纸,在横向的格子里填上每天的日期,在竖向的格子里填你想养成的习惯,比如每天冥想五分钟,比如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注意一段时间培养的习惯不要太多);

当你在当天完成了一个自己设定的习惯,那么就在相应的方格里打勾,没有完成就打一个叉,一段时间后,你会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勾和叉的数量以及在养成一个习惯的过程中,你自己投入了多少时间。

如果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排一排的小沟,你会很有成就感的。

针对项目类的目标,我们在设立路径中可量化的里程碑时,还要特别注意,从这个项目的终点往起点开始推。

比如你的目标是在12月底打磨出一套提升行动力的音频课程。

你的终点是,12月底课程问世。

那么在12月底的时候,你需要将所有的课程内容制作出来。

那么我们往前推,在10月底,你就要写完所有课程内容的录音文案,留一个月给自己做修改。11月初开始正式录音。

继续往前推,那么6月就应该正式开始课程文案的创作,如果每天拿出两小时来写作,每天写一千字来计算,那么三个月应该可以写完,以防万一,再给自己一个月的缓冲调整期。

然后我们继续往前推,那么在五月底应该要把课程大纲写完,四月就要整理资料、收集成功案例。

通过这样的梳理,你清楚了每一个阶段的里程碑后,在执行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太多迷茫没有方向的问题,你只要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径去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好了。

其实我们设计路径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将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放到时间轴去,落实到每一年、每个月、每一天,最后设计出你自己的一套人生蓝图出来。

很多小伙伴说自己有拖延症,自控力差,定了目标又不去执行。

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意识到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朝那个未来前进的脚步,你还会拖着不做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