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系列

融洽和亲近

2022-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嘿把这个苹果放到你的头上

今天和朋友们出去聊天,一位主讲,几位听众。

大家其乐融融,场面也非常融洽。

可是情情大人对此并不满意。

你允许我是这样的吗?

因为这场域里彼此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一个主讲——主要分享者,他做了“给”的工作,他让大家受益良多。

对此,情情大人没有不满。

只是情情大人有些警惕,一方全然在给,而另外一方全然在受。

她认定这样的关系是不健康的,除非这是师生关系,否则这样的关系是移情投射,现在看起来好,却为以后的不幸埋下了令人不安的种子。

她很明确自己并不想和大家建立什么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可以成长的“朋友关系”。

于是她“冒失地”(没经允许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想纠正这小种子的方向——虽然后面纠正也可以,但为什么不现在就纠正呢?

这引发了抵抗——仅凭这个结果,就可以判定我当时的办法不是最优的。

等等,让我想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大概是这样的。

“你不必一直站在给与的位置,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朋友。成为朋友才好。我们会更亲近。”

“我只想成为我自己,不想成为你期待的那个我。”

“可是那个不是你呀——”

“你不允许我是这样的吗?”

“嗯…不是,如果那确实是你,我一定允许。我只是感到那不是你的主体。你的对话总是有一定的指引性,我觉得那不是(朋友的)正确的位置。”

“可是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大家都有受益,我也很开心。你想要改变这个结局吗?”

“是的,融洽,你给了很多,但是我们的关系并不没有因此拉近。”

可是,话又说回来,你为何还是滴酒不沾?

所以情情大人很生气。

在你说对对错错的时候,你有看见我吗

“你看,你是对我有期待的,你期待我像你希望的那样反应。”

是的。但这个问题可以后面再处理,关于我是否期待你如我期待的那样做,这是另一个问题。

现在我的疑问是,你为什么一直在引导的位置上?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跑到我的问题背后去呢?

我不认为那是个好位置——它最终会带来疏远,没有人能一直给予,也没有人能一直承受。

由此可见,我的期待是什么呢?

——我希望与人亲近,建立看的见彼此的关系,而不是有一方有意地让出了一块地,哪怕这样看起来对我有好处,仿佛我是受益方。

像他这样,会增加别人看他的难度,而且一旦这种相处模式稳固了,以后想再推翻就难了。

会变成一方一直在教导,一方一直在接收的状态。

这不是我想要的。

哪怕会在知识上受益,我也不要这样的关系。

(为什么不呢?)

因为这样他就太可怜(恶)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样他就要一直给了,站在了施与方,这种施与位置一旦定下来,就会出问题,他现在还没接受我的给予,这样绝对出问题。他给我感觉像他会一直站在那个位置上,他只能在那个位置上一样。

这对关系并不好。

(这里有个信念,是什么呢?)

我认为不平等的关系最后只会进入移情游戏。

(所有都会吗?)

除非是本就不平等的身份关系,比如亲子,师生,君臣等。这就是对的。可是朋友关系不需要这样子的。

我觉得他可以分享,但不能进入引导的身份。除非我不想和他交朋友,我只想在他身上获得益处。

(为什么不呢,他给得也很舒服。)

我觉得朋友是要给也要受的,他只给不受,我就被迫一直在受的位置了,我不喜欢这样。

说到这里我确实要反省了,因为我有时候也是这样的,只给不受。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会因此难受,或许会感到我没有真的当对方是朋友,好像看不起别人的礼物一样。

我不受的时候我在说什么呢?

“照顾好你自己吧,你给的我用不上。”

啊~真是残酷啊。

这肯定是我最想避免的了。

你有看见你对我的期待吗?知道接到这个期待的我多难过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