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回溯.审视.展望 ——《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十四

2019-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蓝天看云

回溯.审视.展望

——《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十四

武义县熟溪小学蓝美琴

这两天修改了自己的两篇论文,校对、修改了第二届乡村班主任的文稿,虽然也是在阅读、在学习,但把写读后感落下了。今天读的还是第四章是关于家校合作的内容,主题是:家长社群建设。这一章的学习犹如雪中送炭,让我很快就把“家校协同”的稿子修改好了。这样的学习给了我很多启迪,一些平时自己做过却又总结不出的文字现在终于知道从哪个理论角度去表达了。

一、回溯中进一步明晰概念

最早看到“家长社群”这个名词,是在《家校合作指导手册》这本书上,但是书中呈现的更多的是案例,所以对“家长社群”这个词的理解,始终处于模糊的状态。但是对家庭之间这种交往方式很赞赏,几个家庭定期定点相互切磋交流,形成家家联动的新格局。不仅可以促进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互相沟通,让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带动同类其他家庭,互相交换家庭教育信息,而且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家联动是我一直想做、在做但还没有实施成功的一件事情。这一节的学习,首先是让我明白了“社群”这个概念。

“社群所指的是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家长社群及广义的家长社会群体,包括特殊孩子的家长自发组织的家长俱乐部、家长互助会等。在现实中,家长小团体通过聚餐、茶话甚至路边的闲谈等形式皆在孕育家长社群的形态。”路边的闲谈原来也是孕育家长社团的前奏,那平时放学时的校门口小聚会更是机会。 

回想自己小时候,做作业是全村孩子聚集在一起做的,老师来家访还表扬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家家都是联动模式,家里缺点什么,少点什么,甚至没了盐,相互之间都可以救济、帮助。在双枪时更是如此,谁家先割完稻,都热情地帮助别人家。唯独是家庭教育,家家都是放养式的。从来没见过几个家庭因为教育的问题相互讨论,路边洗衣服时,妈妈们可能会偶尔聊起孩子。

而如今的在日常生活中,县城家长之间自发的各种小群体活动或交往已是常态。聚餐多了,喝茶多了,一起外出旅游多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自组织的教育复合型功能,再辅以“任务驱动”,推动更多家长彼此建立“教育”的联系,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去探索的。人是在交往中得以成长和发展的。家长群体之间的交往,更具有独特意义。新时期的家长都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也更主动关心学校教育教学现状。这些心理需求为家长社群建设提供了心理发展基础,家长群体间的交流也是家长成长为教育者身份的需要,有着多重现实意义。

二、审视现状中明确条件与基础

如今的寒假生活,让豆宝们告别了“宅生活”。除了春节走亲戚的年初一至年初八这段日子,班级几乎都有活动。而这些活动多数都由家长牵头组织的,所以为我们的家庭社群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条件。这样的活动让家长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多了互动交流的机会,多了活动体验,让每个个体学生的寒假生活因为交往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同龄孩子的家长之间聚焦孩子现阶段成长的话题,在优质家庭教育资源的引领下,能从其他家长身上看到他们教育方法的可取之处,从而扬长避短,及时纠正偏差,形成开明、民主的家教风格。这样的组织方式,让家庭之间实现了合作。这样的合作方式也发生在我们的班级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我们的一年级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一共刊出16期黑板报。这16期黑板报,都由家庭为单位组织实施,2-4个家庭为一组,临时组建的学生小团队利用课间进行讨论,先在稿纸上画出草图,再进行分工。家长的主要任务为守护安全,协助孩子搜集资料、根据主题及孩子们画出的初稿提出建议。给孩子一方涂鸦的天地,他们可以在这里建立自信,学习合作,学会构图,爱上画画。家长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彼此,促进了了解,增进了情感。

再比如为“你好,寒假!”做准备的系鞋带主题活动,是由曦同学、昕同学两个家庭共同承担的,两位同学为了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事先进行了多次的练习与多种花样的系鞋带方法学习;两位妈妈也是集思广益,多渠道获取相关资源,除了方法的拓展,还买了木头鞋放在教室供大家练习。这样的联动合作,跟班级平时单一的教师执教,更高效。家庭的联动,让协同教育扩大了影响面,更接地气。大家共同承担,分工协作,事情就变得简单而有趣。

三、在展望中构建蓝图

“你好,寒假!”活动中,家长作为孩子假期家庭生活的陪伴者,在各类亲子、班级系列活动实施中,孕育着更多家长社群建设契机。比如我们的学习型家庭社群建设,其主要基础就来自“你好,暑假!”、“你好,寒假!”项目的积累。因为前期的活动有了家长群体的共同参与,发挥了活动的复合型效益,为我们推进家庭社群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这样的活动,非常需要有几个具有教育智慧和博爱精神的家长来推动。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我们14个家庭分别走进了三个家庭开展了三次活动,在相互的学习交流中,一些家长的优秀经验与成功案例引发了别的家长的内省,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榜样作用会推动家长自身家庭教育素养的提高。同时,不同家长在同一活动中互动与交流,在分享各种人生阅历时也可以汲取更多生活的智慧。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在这里需要思考推动家长社群活动序列化的问题,每次的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的深化等等都需要去思考与构建。其次是促进家长社群的活动常态化问题。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除了每月一次的常规研讨,很多的讨论可以在网上实现互动。

但这才是个开始,家长社群的建设还属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成为班级建设中的一股常态力量介入班级日常生活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项工作的开展,只能从上次参加学校启动仪式的家长中优先进行培育,从培育这个社群开始,小步子慢慢推进,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形成可借鉴的经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