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活随想想法

读《甘地传》笔记(二)

2023-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菊花叶子

        第一章    甘地的真理之路

十三岁的腼腆少年奉父母之命与妻成婚之后,一人毅然独自远赴异国求学,而且不惜放弃种族身份。他虽然取得了律师执照,却甘愿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从事公众服务之中,得到了亿万印度人的拥护,被奉为“圣雄”,甘地的这本自传中记录了他追求真理的过程,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这位伟大的民族主义者的曲折经历和思想变化。

这本书写于1928年,而甘地在1948年遇刺身亡。他人生最后二十年间的所思所感,没有能被系统的记录下来,的确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甘地的谦逊和坦诚一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甘地用文字反思了自己人生中做过了几件错事。比如,他少年时,受朋友的蛊惑,违背信仰尝试吃肉,虽然目的是为了做实验,试图提高印度国民的身体素质,但他依旧认为,这种错误无法原谅,并且在余生坚持吃素,即使生病时也不愿意喝牛奶补充营养。例如, 他与妻子的关系,甘地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了记录。他对自己婚后无法控制情欲而感到羞愧,在父亲病重时,依旧贪恋床第之欢,这导致了在父亲最后时刻,他因为没有陪伴而悔恨不已。

甚至在三十六岁的时候,甘地宣布禁欲,他写了自己怎样粗暴对待妻子的行为,并且悔恨自己没有从一开始就坚持教授妻子学习文化知识。

他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上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他对南非印度侨民的遭遇倍感同情,于是竭尽全力帮助侨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回国之后,他依然致力于公众活动,他不惜以绝食来唤醒人们的觉醒。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甘地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无惧前行?这也许是许多读者掩卷沉思的一个问题。

“是神灵的考验“,甘地所说的神灵,其实来自于他内心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人活一世,如果被困在自我的樊笼中,仅仅追求满足自身的欲望,实在是非常可悲。

甘地的一生,都是为大众获取自由与平等而不懈努力。

网图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