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中国传统文化简书电影

《寻梦环游记》引导人们改变对死亡的传统认知

2017-12-01  本文已影响72人  青水常寂

佛陀一生所讲的全部经典,都是在教人看破和放下。而《寻梦环游记》这部动画片,有一个最为人称道的效果就是,这部片子能够让孩子们对死亡一词不再感到恐惧,对人与鬼有了更加理性的理解。对成人而言,同样也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让人学会看破生死,懂得只有爱才是宇宙永恒的主题。

米格尔在墓室里偷偷摘下曾祖父的吉他时,突然看到了家族已经故去的祖先们,他看到了鬼界,后来在故去亲人的带领下,走过“花瓣桥”进入到亡灵世界。片中的“花瓣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人常说的阴间“奈何桥”。奈何桥在中国道教和中国民间神话观念中是送人转世投胎的地点,据说在这里会有一名称作孟婆的年长女性神祗,会给予每个鬼魂一碗孟婆汤以便遗忘前世今生的记忆,好投胎到下一世。关于此桥,存在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叫做奈河桥,另一种叫做奈何桥。一说因地府有河名为奈河,一说因为汉语中"无可奈何"之意,刚好对应了人在转世投胎时对自己生前愿望的遗憾和无奈,这里不再赘述。总之过了“花瓣桥”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亡灵世界。

学佛的人,特别是净土宗的同修都知道,人在临命终之时,最后一念若是阿弥陀佛,就会看到阿弥陀佛前来放光接引,须臾间随其前往极乐世界,到那里亲近阿弥陀佛,舍了肉身,变成法身,皆作阿惟越致菩萨,永不退转,再也不会回到人间或堕入三恶道。而米格尔还是要靠已故亲人的祝福方能回到人间。片中亡灵世界的景象,奇幻无比,权可把它当成是极乐世界来理解。这一艺术呈现方式让人们对人死了会去哪这一终极问题,有了趣味化的直观解答,原来人死后的世界也会有很美好的地方可去的。文艺九局·司机小马在其一篇评论此部影片的文章里如此点评:

对死亡的恐惧,被感官呈现所消解,这就是高质量想象力的力量。调配“幻想”与“可信”之间的绝佳比例,进而引导观众情感的流向,就是造梦艺术的精髓所在。

人的意念很强大,量子力学已经证明,宇宙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只有波动,再进一步讲是意念的波动。剧中的埃克托似乎没有家人朋友记得他,当他在人世间被彻底遗忘之时,他将会化作金色的粉末,面临真正的死亡。没有了念力的波动,他就消失了。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中国人自古就懂。《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正因如此,才有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经久不衰。中国人不忘祖宗恩德,代代相传,延绵不绝。剧中里韦拉斯家族中供奉祖宗牌位的神坛,与中国传统家庭中,特别是以前的中国传统家庭都有祠堂,也是供奉祖宗牌位的。每逢清明、中元及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总会向自己的祖先祭拜一番。剧中只要家族中有供奉了照片的亡人,都会从亡灵世界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阳间的人们与阴间的鬼神共处一处,享受家人的团聚时刻。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种迷信,但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不能说它就是迷信,我们有时也不能迷信科学。

我甚至突然有这样一种判断,《寻梦环游记》其实可以跟《大乘起信论》相提并论。二者的共同点是解决了人们一个问题,佛法修习的过程分为信、解、行、证四个阶段,无论是修习佛法的人还是平凡生活的人首先要过的第一关,就是信。你对佛陀的教诲有信心么?你对你自己有信心么?你相信人死后会去往极乐世界么?你相信人死后也有可能会去往三恶道么?你相信只要你思念着已故的亲人,对方会在另一个维度接收到你的信息么?如果你信,那么祝福你。《华严经》有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有了信,之后的路就好走了。

很多孩子们看了《寻梦环游记》,看见骷髅,再也不害怕了。很多大人看了《寻梦环游记》,是不是也在考虑在家中重新恢复家族的祖宗牌位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