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2021-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月故人心

昨日端午。

一早,爱人蒸了粽子,然后给我和女儿系上了五彩绳。只可惜,今年没有准备艾叶,只好互相祝愿一声“端午安康”了。

开车送爱人去监考后,我到供应卫生院去打第二针疫苗。排队的人不多,很快就接种成功。感觉端午这个日子打疫苗还是蛮有纪念意义的。今天一早,果然健康码镶上金边了。

端午这个日子是纪念屈原的。

很巧,前两个月去湖南出差,途径汨罗江,顺路还拜访了一下屈子祠。

屈原就是在这里投的江。

曾看过一篇古文《渔父》,里面记载了屈原投江前与渔父的一段对话: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记得苏州有名园称沧浪亭。

沧浪亭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私人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是苏州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园林。该园三面环水,未入园,已见碧水潺潺、粉墙黛瓦、茂树古藤,实乃未入园先得景之佳构。沿溪而行,跨石桥,始可入园。园内除了“叠石成山,林木葱翠”,沿廊道设有花式漏窗108式,窗里窗外,似隔非隔,移步换景,古趣盎然。另环水之院墙外亦修廊道,称为“复廊”,复廊与溪水之间,有湖石、古树相隔。沿复廊缓缓而行,透过湖石凹缺、古木虬枝,可欣赏碧水粼粼,万千变化。而对岸行人,却不得尽窥园内之风光。到此处,不得不叹服沧浪亭的“借景入园”之妙。窃喜游览之日非周末节日,园内游人稀疏,清幽雅韵尽显。慢慢品赏诗词联楹、翠竹修兰,心神静悦。

山下景致游览已尽,沿石级曲折而上,寻沈复所记之沧浪亭。其亭果立于石山之巅,四檐飞翘。正面横檐处有“沧浪亭”三个大字,乃清代学者俞樾所书。左右石柱上有对联:

上联:清风明月本无价;

下联: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是清代学者梁章钜为沧浪亭题的集句联,即隐含了苏舜钦花四万两银子建亭的经历,又将沧浪亭风月山水尽诉笔端。情景相融,妙趣天成。

许多人知晓沧浪亭,是通过《浮生六记》。

沈复在其书中多次提到沧浪亭: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

“时当六月,室内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

端午前去了杭州,见了客户,见了同学,见了江南初夏,见了钱塘奔涌。临走前写了篇《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的随笔,取自白乐天的第二首忆江南,而第三首忆江南说的就是苏州了。

说的我忽然想去小桥流水的苏州了。

《浮生六记》也是我喜欢的一本书,所以在这里,虽然有些跑题,还是忍不住摘抄了关于沧浪亭的传说。

还是说回端午和屈原吧。

中国传统文化,有“诗词歌赋”的说法。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而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目前,学界现在一致认为《诗经》与《楚辞》(风、骚)是我国诗歌的两个源头,诗的父母。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写道:

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

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遂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赋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屈原可以说是辞赋之祖,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前不久,“天问一号”登陆火星。记得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天问”这个词就来源于屈原的长诗,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天问一号总设计师是张荣桥,是我的西电校友,感觉与有荣焉。

不过,小时候对科技兴趣缺缺,读的最多的是《离骚》和《九歌》。

至今还记得《离骚》中一些有名的句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有些文字,即使穿越千年,读起来依旧唇齿留香。

在离开杭州的当天,闲逛间去了网红打卡地钟书阁,无意中看到了一首词,是宋代吴文英的《莺啼序·春晚感怀》: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诗词大意是:

暮春的残寒,仿佛在欺凌我喝多了酒,浑身发冷而难受,我燃起沉香炉,紧紧地掩闭了沉香木的华丽的窗户。

迟来的燕子飞进西城,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风光已衰暮。

画船载着酒客游客玩西湖,清明佳节的繁华就这样过去了,看着暗烟缭绕着吴国宫殿中的树木,我的心中有千万缕羁思旅情,恰似随风游荡,化作了柳絮轻扬飘浮。

我曾经有十年的生活在西湖,依傍着柳树系上我的马匹,追随着芳尘香雾。

沿着红花烂漫的堤岸,我渐渐进入仙境般的去处。你叫侍儿偷偷送来情书,把一怀芳心暗暗倾诉。

在温馨幽密的银屏深处,有过多少快乐和欢娱,可惜春长梦短,欢乐的时光何其短促。

你掺着红粉的眼泪,沾湿了歌扇和金钱刺绣的衣服。西湖的湖堤昏瞑空寂,夕阳中的西湖美景,全都让给了那些鸥鹭。

幽兰转眼间就已经老去了,新生的杜若散发着香气。我在这异地的水乡漂泊羁旅。

分别后我也曾访过六桥故地,却再也得不到关于佳人的任何信息。往事如烟,春花枯萎,无情的风风雨雨,埋葬香花和美玉。

你生得是那样的美丽,清澈透明的水波,却要把你的明眸妒忌,那苍翠葱茏的远山,见到你那弯弯的秀眉也要含羞躲避。

江面上倒映着点点渔灯,我与你在画船中双栖双宿。当年在渡口送别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你住过的妆楼依然如往昔,分手时我曾在败壁题写诗句,和着泪水的墨痕已经蒙上了灰尘,字迹也已经变得惨淡而又模糊。

登上高高的亭楼我凝神骋目,只见一璧芳草延到天边处,叹息自己那一半已经雪白如苎的鬓发。

我默默地翻检着旧日的物品。

你留下的丝帕上,还带着离别时的泪痕和香唾,那是以往悲欢离合的记录。

我就像垂下翅膀的孤凤忘记了归路,又像孤苦无依的孤鸾懒得飞翔起舞一样。

我要把满心的悲伤痛恨写成长长的情书,但见蓝天大海上沉没鸿雁的身影,有谁来为我传达相思的情愫。

只能把相思之苦寄托在哀筝的弦柱,独自弹出满心的愁苦。千里的江南处处令我伤心,你的灵魂是否就近在眼前呢,你可以听见了我哀怨的词章如泣如诉?

今天提起这首词,是因为想起了这一句: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忽然想把这句词续成一副对联: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惆怅百代光阴,昨日难再,旧梦依然。

人生如一梦,多情应笑我。即便是东坡先生这样的旷达之士,有时也难免意兴阑珊。

还是以先生的另一首应景之词《浣溪沙·端午》寄托一下人们的美好心愿吧: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