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娃娃

2024-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小妹一二一

文|杨小妹一二一

一个川剧变脸娃娃玩具,居然让我玩出了新花样,玩的越来越高级,实在意外。

孩子爸爸很少给小娃买玩具,估计是刷抖音,看到了变脸玩具,觉得好玩,就给孩子下单了。

我以为是什么高级的玩具,实在没想到是一个低幼儿童玩的,咔哒咔哒几次过后,小童估计会感觉没什么意思。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和大人互动了,那么我们就来点有意思的,互动性强的游戏。

孩子初次拆开这个玩具之后,我以为是个手办,她拿在手里捣鼓了几下,就发现了窍门。通过按压玩具头的帽子来进行多次变脸表演,每次变脸都会伴随一声清脆的“咔哒”声。

孩子和她表姐给每个脸谱都起了名字,依次叫“熊猫”,“笑脸”,“女孩”,“脸谱”,“反派”。她俩猫在一块,设想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国宝熊猫当属挚爱,反派看都不愿意看一眼。

变脸娃娃

看她们聊的这么开心,我也想加入进去,就现编了一个游戏,“猜脸谱”。

我拿起娃娃,让她俩依次记住每个脸谱,和我即将开始的脸谱图。“咔哒咔哒”几声之后,让她们猜是什么脸谱?

第一个游戏,单纯猜脸谱

小孩的记忆力真强,或者说她真的愿意在游戏中去学习。几个回合下来,这小娃分数遥遥领先,而姐姐败下阵来,几次都会猜错。

“咔哒咔哒”的次数,我也是控制在5这个数字范围之内,怕太多打击她游戏的自信心。

我不敢参与,一看到这交替变换的脸谱,头变大十倍。脑子像一团浆糊,拼不过孩子的记忆力,只得作罢。

第二个游戏,猜脸谱加二十以内加减法

玩着玩着只剩下这小娃一人还兴致高昂,而一旁的姐姐已经梦游四方了。

我说,“要不我们加点难度?猜脸谱时候加上口算,怎么样?”。孩子没有排斥,爽快的答应了。

我手上变换脸谱的时候,还要想着给她出口算题,口算题一出,变换动作停止,就开始答题猜脸谱。

口算题出的比较简单,脸谱也只是咔哒3,4次,几轮下来,孩子觉得这样玩,太简单了,没有挑战。

她要变换角色,让我来猜,如果我猜错,就换她来猜。

我强迫自己记住了这五个图案的顺序,原来过脑子的记忆真的管用,玩起来轻而易举。

第三个 ,游戏升级,不用记忆,找规律破解

起初,孩子和我都是最多“咔哒”五次,让对方猜。

玩着玩着,我找到了规律。停下手上的游戏,脑子飞速运转。孩子问我在干什么?我装模作样的说,我在大脑中编个程序,让程序帮我计算。

我说,你“咔哒咔哒”按,随意按多少次都可以。孩子在那快速的按,大概有十几二十几下,我都精确无误的说出了答案。她很吃惊,为了验证我不是乱猜的,她又咔哒几次,让我猜。

看她这么吃惊,时机刚刚好,我这独门绝技就传授给她吧。

首先,我让她观察,“咔哒”次数是5,6,7,8,9时,分别都是什么图案。

然后观察,“咔哒”次数是10,11,12,13,14时,分别又是什么图案。

然后单独观察,“咔哒”次数是5,10,15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最后,孩子居然真的找到规律了。

因为变脸玩具有5个图案,如果能被5整除,那就不变。所以不管他变多少次,我们只需要数数,计算除以5的余数,余数就是0,1,2,3,4而已,所以很容易算出来。

变脸娃娃图案依次是,“熊猫”,“笑脸”,“女孩”,“脸谱”,“反派”。如果我们从“笑脸”开始,我咔哒14次,那么手上的图案是什么呢?答案当然是“熊猫”喽。

“整除”,“余数”概念小孩肯定不会。但是她知道,5个5个去数数。还知道5,10,15,20,里面有几个5,14里面有几个5,还剩几个数。

知道了这些足够了,目前我只和她玩过三十以内的游戏。无论我现在手速有多快,只要“咔哒”声,她能数对,那么就一定能猜对!

变脸娃娃

刚开始玩的时候,孩子是靠记忆,后来加难度,最后发现游戏规律,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当孩子愿意找规律,并且学会这个方法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这有编程的取模思想在里面。

寓教于乐,或许就是这样的吧。

素材灵感,和孩子一起玩变脸娃娃游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