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学/近代 探求普遍性8~《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让.雅

2023-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放下皆得

卢梭1712年~1778年

追问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正是在这样无秩序与变革中,丑恶的专制主义逐渐抬头吞食国家所有的善良与完全的部分,最终践踏法律与人民于足下,在国家的废墟上成就了自己。

卢梭与霍布斯、黑格尔同样都是近代哲学两大支柱之一,社会哲学的代表人物。卢梭的主要作品《社会契约论》在近代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属于《社会契约论》的铺垫之作。

在本书中,卢梭与霍布斯采取同样的方法都将神创世界的基督教教义放置一旁,构想出自然状态,提出有关如果人们像现在一样存在的话,会过着怎样的生活的假说。卢梭思想的整体脉络如下:

首先,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具有怜悯心,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的状态,但是人为了维系自己的生存,逐渐掌握了生活知识,获得了私有财产,这时,力量也就意味着权力,强者与弱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就只有法律固定下来。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卢梭不是在说,众人平等的自然状态实际存在、不平等产生于这样的自然状态,如果我们这么理解的话,将很容易误解他的观点。

那么卢说到底想说什么呢?简单来说,卢梭认为人类社会具有若不加以干预就必然导致不平等的结构,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会日益加剧,直到形成以最强者为塔尖的金字塔形社会为止。

社会契约说的目的在于探索解决这种情况,使人类社会重回正常轨道的原理,而指出这种情况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也就因此被认为是社会契约说的铺垫之作。

自然状态是相互关心的状态

让我们先来一起看看卢梭的有关自然状态的假说吧,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的心态是和平的,充满怜悯之心,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也没有斗争状态,人的怜悯心从根本上规定了自然状态。

卢梭在这个自然状态的问题上对霍布斯进行了批判,霍布斯眼中的自然状态是人人为敌的状态,但是在卢梭看来处于自然状态的人对所说对受苦的他人具有怜悯之情,因此不会出现牺牲他人成全自己的现象。

但是自然状态会逐渐走向不平等的社会,比如说对这个过程的描述如下:

人们首先会关心个人生存,人最先产生的情绪也是事关个人生存的,人会因自然的力量而受尽苦难,为了免受痛苦,人会获得有关生活的智慧,因此人就成为优于动物的存在,获得了自尊心。

人因自尊心进入相互竞争的关系之后,人开始能够区分利害关系与竞争关系,理解契约的意义,基于契约的概念,私有财产也被导入人类社会。

人因习俗及性格被联系起来,形成社群,一旦社群内部开始分工,维持到目前为止的平等关系就会瓦解,开始出现贫困及不平等的现象。

此时,强者为了固定与弱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开始制定有关于己方的法律,至此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少数强者的控制下,弱者被与贫困牢牢捆绑起来。

政府与法律是保障自由的制度

自然状态从人关心自身生存开始,逐渐走向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不平等,但是卢梭并不是在提倡人类社会需要回到充满怜悯心的自然状态,恰恰与之相反,卢梭是在认识人类社会如何成立的基础上试图找寻解决不平等的原理。

卢梭的论述错综复杂,不易把握其中要点,主要是人类社会是因契约而成立的社区,人们之所以设立政府、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自由

所有人同意遵守契约,共同保证契约效率,人们为了使这种同意具有时效性,能够在实质上确保所有人的自由,将设置能够强制人们遵守决议的公权力,用以处理人们违背共识的行为,如此看来,专制权力违反设置政府的用意,专制权利既不合理又不能成为法律的根据和解决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原理。

这一论断正是社会契约论的出发点。

专治君主也可以被力量打倒

由强者制定法律导致的不平等现象,在专制政治中达到极致。专制政治构建出以最强者专制君主为尖端的金字塔形权力结构,使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最大化。

此时,所有人再次回到平等的状态,因为现在他们都是虚无,是从除了主人的命令之外不必遵守任何法律,主人在自己的自己的欲望之外,不受任何规则束缚,善的观念与正义的原理都再次消亡。

卢梭认为人们可以借助力量打倒专制君主,专制统治的本身就是在违反人们最初的共识对于为保证自由设立政府的根本同意,换句话说,专制统治在本质上没有正当依据。

因为他们只是为力量支撑着人们,也可以只用力量打倒他们,一切都是按照这样的自然秩序展开的。

。一切都是以力量为基础运行的。因此,只有在专制君主仍然是最强者的情况下,专制君主才保有统治权利。如果人们流放专制君主,或者专制君主被更强者打败,他将没有任何依据对他的倒台提出异议。

对社会契约论的展望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提出了一个有关不平等现象,扩大到全社会的过程的假说,不平等现象因强者制定的法律而被固定下来,最终导向专制政治,但是由于专制性质仅仅以力量为基础,而力量又无法成为权力正当性的根据,因此专治政治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合理的,这就是本书的结论。

这样看来,我们会发现本书与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展现出的问题意识密切相关。社会契约论的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原理能够让人类社会从不合理的力量游戏重回公平的规则游戏

从现代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确定不平等现象是否像卢梭所说那样形成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卢梭在本书中是基于怎样的原理展开议论的。

卢梭极力摆脱具有肆意性的前提,从人对自身存续的关心出发进行探索,也正因为此,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会觉得卢梭只是一味说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他的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