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节食方法,是感觉不到自己在节食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3人  李諾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就是来问问,年过完了,你“每逢佳节胖三斤”了吗?

如果有,请让我先高兴五分钟,因为我的体重没有增加,马甲线也依然坚挺,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过很显然,家里的某汪同志就高兴不起来了,毕竟他有两个我那么重啊(并没有)。

所以,新一年的绝食计划该实施起来了。

动力不足的话,请跟着我大声朗读一遍: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六月男友没,七月被晒黑,八月待室内,九月更加肥,十月相亲累,十一月没人陪,十二月无三围……


节食减肥最让人痛苦的地方就是:太难坚持了!

爱吃的东西统统不能吃,一不小心放纵一回就反弹,那些可以随便吃不限量的健康食谱,可选择的余地实在是太少了。于是越来越馋越来越馋,哦豁,算逑了,节食什么的下次再说吧。

上次我就看了一本关于健身食物的书,里面有大量关于食物的实验数据,看起来极为靠谱,可是我看了一半还是放弃了。

小扁豆、黑豆、花斑豆、红豆、黄豆、青豆……豆类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可是谁家会这么吃饭啊!

所以我换了一本书,这次看起来好多了:你可以吃所有你想吃的食物,但是只要你每天少吃一些,并且根本没有注意到你少吃了,那你摄取的热量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要试试吗?

《好好吃饭》
作者:布莱恩·万辛克
译者:卢屹
出版社: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豆瓣评分:7.2

我本想正经介绍一下这个曾获“搞笑诺贝尔奖”的有趣作者,谁知查到的第一条关于他的新闻就是该作者身陷学术不端的风波。康奈尔大学认为:万辛克教授存在学术不端,包括谎报研究数据、统计手段存疑、没有合理地记录并保存研究结果,以及署名不当。

已经辞职的万辛克教授本人不这样觉得,他承认误报了研究结果,没有好好地记录过程,并犯了一些统计学错误,但“没有造假、没有主观谎报、没有抄袭、没有滥用行为”。

啧啧,真让人尴尬,行吧,让我们来了解并批判一下他的观点:

让人类对自己是否吃饱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求。

01 对于自己是否吃饱的判断,不太靠谱

万辛克教授用一系列在自己实验室里稀奇古怪的实验表明:人们对自己吃否吃得足够多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受外界影响。

换言之,人们判断自己是否吃饱的标准,更多来源于外部信号,比如:餐厅里一人份食物的份量;盘子里是否还有剩;同伴们是不是吃完了;能否看到食物的“残骸”摆在桌上;吃饭时看的电视剧播完了没有……

举个例子:
作者的实验室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两组,为他们提供番茄汤。一组拿到的是普通的碗,另一组的碗底下由管子连接着汤锅,会为碗里自动续汤。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决定停止喝汤的时机,主要取决于汤碗里还剩多少,而不是自己实际喝掉了多少。

对,就是这个实验让万辛克教授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那么有哪些暗示会让我们无意识地吃的更多呢?只要了解到这些暗示,反其道而行之,让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少吃一些,并感觉到自己同样饱,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少摄取很多热量。

02 欺骗我们多吃的因素

我已经不认识“吃”字了……

03调整策略

转换这些无意识的暗示,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04总结计划

以上的每条策略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让自己同时完成如此多的计划可能也有些困难,所以作者提出了一个简洁的方法:

“三个交换条件”

给自己做个表,记录下每天这三个交换条件的实施情况,直到这样的行为成为你新的习惯。

也许效果并不那么明显,不能让你一个月瘦十斤、但每天走一步,连续走一年,也比一天走了一百步,然后在地上瘫了一年要好……吧。


以上方式我打算在某汪身上试验一下,反正就算是万辛克教授瞎编的,看起来也没什么坏处。如果成功了,说明我很机智;如果没成功,说明他太懒。

如果你有更好的节食方法,打滚求安利。当然只靠节食减肥是不够的,健身计划必不可少,想一起运动打卡的约我吧约我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