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关注时的笔耕不辍,更是一种历练
打开主页便看到一篇名为《如果没有收益,你会坚持笔耕不缀吗?》的文章,有意思的是,我刚刚在日记本上写下:我想成为一名终身写作者。
成为写作者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与淬炼的,而这其中最大的动力是出于对文字的喜爱。写文像吃饭、喝水等日常生活一般,没人给你钱,你也会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9633/d6118830daa9459b.gif)
如果写作的初衷完全或大部分是为了追逐收益,我想中途放弃的可能性会非常大。这并不奇怪,不光是写作,放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短期内看不到收益而放弃的人一抓一大把。
写作如果能够成为养活自己的饭碗,那最好不过了,但,我很清晰地认识到,做为“初写者”,保持输入、学习与坚持练笔才是最重要的。
我曾经也如此急功近利过,读书时期我投稿无数,但凡看到杂志、书籍、报纸上的征文,我就会满心欢喜地邮寄过去,盼着上稿的回信,可我基本上收到的都是“遗憾”的拒绝,尔后,我发现,我投稿和期盼回音的热情已远远大于我写作的投入程度,现在想来,石沉大海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一次一次地回绝带来的是越来越深的失落与挫败,不知何时起,我就不再投稿,也不再写了。写文这件事被我扔到犄角旮旯,一丝留恋也没有。那时候,我真的喜欢写吗?不尽然,我追逐地是上稿的虚荣和稿费的回报。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9633/8ab6db5459bf19e5.jpg)
现在,重新开始写文,我的心已平静许多,虽然,我依然期待阅读量突破零,甚至有读者的喜欢,但,当我没有见到阅读量的增长时,那份失落感已经微小到不足以弱化我每天打开简书写东西的动力了。
人,需要有长时间投入去做一件事的经历,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困顿、失落、枯燥乏味、瓶颈、以及一点点的成就,都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为自己穿上的勇闯人生低谷之铠甲。
笔耕不缀,我们收获的是坚持的可贵品质,物质财富则是老天对拥有这种可贵品质的人的额外嘉奖。
七十七多岁的摩西奶奶拿起画笔时,并不心急地期盼着自己的画作能声名远扬,为她带来无尽的财富。那时,因关节炎而无法继续刺绣的她,并没有因此消沉地、无聊地安度晚年,她拾起了画笔,找寻儿时的乐趣,勾勒人生的五彩画卷。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9633/dfe0007f86945a2d.jpg)
她缘何在人生后半段有了从零学习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呢?
儿时的摩西奶奶一直有很多梦想,她期盼自己能穿上公主般夺目的裙子,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漂亮书房,当她把这样的梦想对旁人说起时,别人都报以不屑的目光。虽无人理解,她始终小心守护着她的梦,直到拿起画笔,她说:如果在现实中我不能拥有这些,那我可以把她画出来。
于是,“手画我心,手绘我梦”的摩西奶奶真的在画作中“实现”了她所有的梦想。她每天作画,是因为绘画这件事能带给她无尽的快乐与享受。当一个人如此投入,尽管高龄、尽管从零开始,上天还是会给她准备大大的惊喜,回报日复一日坚持作画的她。
但她追逐的从不是这些,如果绘画给她带来的只有无尽痛苦,再多的财富、再响亮的声誉也只是加重内心负担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9633/485e98c177163239.jpg)
我们可以问问正在写文的自己:每天写作的你,内心是否真正快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别管外在的虚荣,写下去吧!
我手写我心,现实世界的比攀再残酷,若能在文字世界里寻到一丝慰藉与勇气,这种精神收获或许比物质收益更令人富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