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孔孟之道融于人心——读葛亮的《北鸢》
2022-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溪水
读书之后几天,甚至一段时间后再去回味,还能够细细体味的,就是我们需要的知识点,也是能转化为生活的智慧。
一周前读完《北鸢》这本书后,我把人物关系表列出来之后,就随手放下。
我只等过滤完书中的内容,沉淀下自己的想法。
我发现——
这本书还真没有多少当下写作中流行的金句。作品的表现力完全来自作者对书中人物的情感体验,每个人物的特征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到、常接触的人物,很有代入感。我有时甚至会把书中的某个人物移植到我认识的亲人朋友身上,就是这个特点,就是这种做法,一点都不违和。
作者要通过人物的品性展现孔孟之道,仁义礼智信,是对国学文化的弘扬。
人物的安排可以体会得到,卢文笙的母亲孟昭如,是孟子后人。这且不说,还有其父卢家睦,在灾年之际做炉面救济乡亲、开办私塾、救助风筝店的龙老板。龙老板懂得知恩图报、逃难路上遇到的本家卢清泉、言秋凰为杀日本人献身等等。
每个人物都是那么普通,却又很鲜活,跃然纸上,让人感动。
作者的国学文化底蕴很深厚。作品中随处可见诗词曲赋,卢文笙的名字出自《小雅·鼓钟》,对时势的感慨,引用李白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驻足凝望天空时,又出现了《步天歌》……
读书之后我专门查找了《步天歌》,想要学习,很适合启蒙背诵呢。
书中绝不只是我见到的内容,这是依照我的读书需要探索到的,你聪明的,为何不也去书中一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