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出门直接坐火箭?不论信不信你都得知道这3点
今晚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如果有人跟你说一个小时内能抵达地球上任何一点,你会不会信?其实这关键是看谁说了,如果是一个存在感偏低的吃瓜群众这么说,大伙儿肯定会当是一个笑话。但是这话偏偏是埃隆·马斯克说的,这就不得不让人正视了。
埃隆·马斯克是什么人?那可是硅谷“钢铁侠”!他所创造的奇迹不胜枚举!作为一个70后高科技企业家,他擅长的领域横跨火箭科学,工程,物理,人造智能以及新兴能源,而且在这每个方面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他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很多原本被大众当作笑料的想法被一步步完成,这让人不得不谨慎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他所说的不存在什么假大空,他说一件事可能那就一定可能。
像这次说SpaceX的火箭能在一小时内抵达地球上任何一点,理论上来说当然是能够做到的。火箭的速度可从4km/s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km/s甚至第二宇宙速度11.2km/s,这在地球表面的话简直就是弹指一挥间已出远门。火箭作为目前地球上速度最快的运载工具(注意,现在还不是交通工具,毕竟它还没真正被用作交通用途),在未来一定会更加发挥他速度快的优势,也一定能够拓宽它的使用范围,使它应有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而对马斯克这份报告,不论你相信与否都得明白知道以下3点:
人类的交通工具数千年来经历了日新月异的一个过程,从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的转变到现在不过是两三百年,从帆船到轮船也是差不多的时间,而飞机诞生到现在也不过一百多年,另外高铁动车在近年来有了覆盖全球的趋势。人类交通这一块可以说是“苟日新,日日新”。想想看,几百年前几十年前要出趟远门得多困难,花费又高,而现在的话各种路径随意选,价格还非常靠谱。照这么发展下去,交通这一领域只会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出门越来越方便,交通工具速度越来越快,而交通出行的费用也会越来越便宜。交通本身的成本持续走低,而整个交通行业的收入只会越来越上升,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的出行欲望会被激发出来。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人们可能会注意到,火箭这种比较特殊的运载工具它由于速度极快,在其中自然是有着比较高的超重,也就是说人待在火箭里会承受高于平常好几个G的压力。这对于一个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普通人来说都非常吃力,何况是一些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人了。火箭要向成为一个正式的交通工具,如果这个增压适应方面的问题不能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式,那么它就注定会是一处硬伤。火箭也就做不到能够普遍运送乘客,这就无法使它成为像飞机、汽车、火车、轮船那样基本上所有人都能乘坐的老牌交通工具。当然,乘坐上述这些车船什么的,还是会有不少人会有不适——比如晕车晕船什么的,但是这相对于整个运载过程来说只是小事一桩,晕之前吃点药,晕了那就吐。这总体上是不碍事的。但火箭的这个超重情况确实需要与绝大多数乘客的普遍情况好好结合一番。
关于成本问题,大多数人都知道火箭是一种比较烧钱的航天运载工具,少数几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所发射的火箭都是以整个国家的名义在执行太空任务的。即使是像埃隆·马斯克这样财大气粗的私人企业家,那也不可能不把发射火箭的成本不当回事——虽然他确实将成本降低了好几个层次。但是这只是相对于普遍的成本来说的,它的绝对成本仍然相当之高。如果要用它来当交通工具的话,首先自然要考虑乘客的数量以及他们需要支付的费用。虽然目前来说,能够想着去坐火箭的多半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但既然马斯克决定做这件事那肯定是奔着普通大众去的。那么乘坐一次或者来回的价格想来不至于太高,这首先就得让成本尽可能降下来。在低成本下如何协调各方面?安全问题能否得到切实保障,这些相信马斯克一定会提交出一份让大众满意的答案。
对了,既然刚才都提到安全问题了,这为什么不单独拿出来说说?因为安全问题从交通工具诞生起就伴随着它如影随形,无论是任何种类的交通工具那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的。我们直到现在也没办法保证百分百不出安全事故,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提高安全指数,但在统计学意义上来说,小概率的意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永远不乘坐任何交通工具,但这根本就不现实,因噎废食可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在准备转型成交通工具的火箭方面,安全问题更值得让人重视,马斯克一定也比其他人更关注这一方面,毕竟安全问题比什么成本、适应都要重要得多的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