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简友广场

宋朝最苍凉的一场雨(四)

2020-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飞扬_7

将捷身为前朝的进士、前朝的高级知识分子,其实如果能在本朝表态效忠,尤其是这帮蒙古人,他们本来就不像汉人有那么多的伦理道德。像忠君方面,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伦理。如果愿意当官,愿意臣服。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是很有政治前景的。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覆灭,然后就有甘于侍奉另外一个国王的人。在一个王朝谋得的光明前景,大富大贵的人比比皆是。每个王朝末期都有大量的去投诚的人。这样的人到清朝,类似于像吴三桂、洪承畴,这些为前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被写进了《二臣传》。所以其实无论是汉人,还是汉化的清王朝,道德伦理上都不能接受。

将捷原本可以大富大贵,在不在乎自己身后之名的情况下,大富大贵没问题。但是他因一生践行着“省祖志,不侍元”从此将捷就开始选择隐居。他这一生差不多都在隐居当中度过。他甘于身为一介布衣,然后生活贫苦,但是“不恃元”,不做元朝的官。就像当年伯夷、叔齐不食周黍是一样的。商朝的臣不吃周朝的饭。这样的人,都是被我们中国人点赞的。

将捷这一生很伟大。描写的那种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生活,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让一个人完全放弃外面的花花世界,然后回乡隐居,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是将捷就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他的家乡在江南一带,他们家在苏南那边,盛产竹子。在太湖旁边有一大片竹林,他此后几十年一直隐居于这片竹海之中。所以别人尊称他为“竹山先生”。他所写的词编撰成册,叫《竹山词》。他作为一介布衣,生活在这样一片竹林当中,他的生活不可能是很潇洒,不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让人们羡慕。

青山绿水倒是有,但是好山好水好无聊。最关键的是,他要糊口,他要谋生。他不做官也没有钱。所以将捷他用他的笔,这只笔本来是为国献策的笔。他却用它写一些字,到地摊上去卖。再一个,他填词作对,写诗的才华也无处可用。只能在别人家要做家谱,或婚丧嫁娶的时候。为他们写写诗词,写写对联,换些散碎银子。所以将捷就是一直生活在这种非常心酸苦楚当中。作为亡国之民,接下来又苟活了20多年。

将捷应该是活了50多岁。有一次将捷在他家附近的一座寺庙“福善寺”。他在这个寺庙当中借宿,外面又下起了一场雨。江南多雨,这场雨淅淅沥沥下着,点点滴滴,应该都是打在这个50多岁老年人的心头。

在八百多年以前,人生七十古来稀。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也没有几个高寿的。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提升到70岁。所以当时五六十岁基本上都是高寿的。很多人30多岁都故去了。人的寿命平均年龄也就三十多岁。古人三十岁自称“老夫”,30岁步入老年。他们十几岁就要结婚。不像我们现代人,三十多岁还不结婚。在那时代,到三十岁就会说土埋着眉毛了。就这样,这个过了大半辈子的前朝的老人,听着雨声再次提笔,心有感触,写下了另外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