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读书成长励志

努力不晚,你要找对方向再改变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79人  楠_楠木呀
努力不晚,你要找对方向再改变

文/楠木

01

几年前中国人均读书0.7本,而到2017年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人均读书量已接近十本。

虽然与人均六十,甚至八十本的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依旧很大。可单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变化也着实不小。

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年读不了十本书就是在拖国家后腿。

读到这,也许你已经看明白了。是啊,我想说的改变方法就是读书。

现在已经逐渐转变成知识型社会,不读书学习迟早要被社会的洪流淹没。

如果你觉得读了很多本书,可生活依旧没什么变化。那楠木想问一下:你真的读了很多本书吗?一年一百本?两百本?你是在用眼睛看还是用心读?能做到与书的内容融会贯通了吗?

02

我这几天读了一本书,名为《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是不是看着书名就想立刻去读。

书中的主人公是镇洙。在开始读书挑战之后的三年内,就升为销售部总监。在这之前的五年,一直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正如书中说的,五年傻子都能成为专家了。

也对,根据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可知: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只需1万小时

也就是说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的人,只需要五年,就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可五年过去了,镇洙依旧没有多大进步,比刚入职的员工好不了多少。

如果每天上班只是为了完成领导工作,不主动学习进步,五年如一日也不足为奇。

这让我想起了我爸,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们家绝对是我们小村里为数不多的“富人”,早早的便在城市里买了房子。都得益于我爸比较高的薪水。

可如今我已从七八岁变成了二十岁,我爸依旧拿着和十几年前差不多的薪水,还时常面临着被降职解约的风险。

不得不说,有的人是在用体力赚钱。每天重复着和第一天一样的工作,十几年如一日。他的起点就是他的终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贬值的。

03

读书是自我升值,最好的办法。这是捷径。

试想一下,头脑里有一个书柜的人和头脑里有一个图书馆的人,哪一个会把工作做得更好呢?

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刚开始导师给镇洙提的要求是:100天读33本书。

书可以随便挑自己感兴趣的读,题材不限,所以做起来比较容易。每天早起半小时,晚睡半小时,上下班时间再抽半个小时,任务完成的还算顺利。

任务完成后,在业务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但镇洙的内心和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以往他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都会满是怨恨。从心底里排斥。现在他很庆幸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因为有了他们,自己才会加快奔跑。

第二次,当导师对他说要一年读100本书的时候。

他说:我?一年?100本?

不错,还是一本与自己业务领域相关的书。算下来一年52周,也就是说,一周至少要读两本书。因为书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晦涩,生硬,镇洙经常读到深夜两三点。白天还要工作,因为压力太大,经常流鼻血。

可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即不能耽误读书,也不能耽误工作,唯有勤奋工作的同时更加勤奋读书。

一百本专业书读完后,他已经能独立给新入职的员工做培训了。很多以前比他优秀的员工也来听他讲课。

04

正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红皇后说的:如果你要维持原来的位置,就必须很快的奔跑。如果你想要突破现状,就要以两倍於现在的速度去跑。

换句话来说就是:如果自身的速度与周边环境变化一致,就只能是原地踏步,无论如何都无法向前迈进。

而镇洙就处于双倍速度奔跑的状态,既非常努力工作,又疯狂努力读书。

一年100本专业书是什么概念呢?一本书至少包含了作者30年的心血,若真读了100本,能学到多少知识可想而知。宋朝宰相赵普精通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读通100部专业书,足够治理宇宙了吧。

有时我也会疑惑读那么多的书,真的有用吗?时间一久,书里面的内容也都忘的差不多了。那么多年的功力真的能被自己吸收吗?

还记得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问自己的爷爷说,我为什么要背唐诗宋词300首呢?我姐说,她小时候背的都忘完了。我长大后也会忘的,为什么还要去背呢?爷爷没有回答,只是让孩子拿一个竹篮子去河边打一盆水回来。孩子去了,尝试了很多次都不行,没等回到家中,水都洒完了。只好无奈的对爷爷说,篮子漏水。

爷爷笑着对他说: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再看看这篮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原来这篮子是用来装煤块的,现在早已焕然一新。

你读过的书也是如此,不是忘了,而是早已为与你融为一体。无形中帮你褪去了身上很多的缺点,让你的精神气都好了很多。

书读的多了,书中的内容自然会与自己的思想融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05

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句话说:知识本身不具备创造力,只有把它们有效组织起来,才能产生有效的力量。

我们不仅要多读书还要会读书,不然书读的再多依旧会觉得自己很迷糊。

其实读书的方法不重要。你可以吃饭的时候读,课间读,乘公交,坐地铁的时候都可以读。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仅是看文字,要做到边读边思考。重要的内容加以整理,方便以后多看几遍,直到内容完全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

还可以写一写读书的感觉,和别人分享你读书的感受。我有一个室友看《白夜行》看了三个月,还停在第一章节。半年后我也看了这本书,被情节深深的吸引,天天拉着另一个也看过这本书的朋友讨论。

她看到我们谈的津津有味,老是抱怨我们剧透。每天有空闲的时候就去读,不到三天就把这本书读完了。

还有,不要说你很忙,没有时间哦。我是不会相信你比比尔盖茨还要忙。他每周至少还要读两本书呢。

如果你也想成功,不妨来挑战一下,一年读100本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