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423天,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23天
原文阅读:
18.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译文讲解:
柳下惠当典狱官,曾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另谋出路吗?”柳下惠说:“按正直之道为人做事,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免呢?若以邪曲之道为人做事,又何必一定要离开父母之邦呢?”
启发思考:
柳下惠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认为他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其为“和圣”。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不过,这只算是小事情,历史上坐怀不乱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过古人以柳下惠作标榜而已,而他真正最高的一面在今天《论语》讲述的这一面。
柳下惠作士师,等于现在管刑法的官,勉强比作现代的司法部长或最高法院院长。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下台。当别人劝他离开鲁国可能有更好的待遇时,柳下惠的答复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他说,如果一个人终身行直道,做事完全正直走正路,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做事,都是一样会有问题,会被排挤下来的。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不当手段获取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邦呢?反过来,如果以枉道事人的话,随便哪里都可以干,如果坚持以正道、直道事人,又何必离开?
也就是说,无论在哪里,只要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困难的。不过,这并妨碍自己依然选择直道事人。
可以看出,柳下惠是个坚持正义而又很豁达的人,不肯为了获得高官厚禄而改变自己的节操。柳下惠为了贯彻人格的思想,为了贯彻传统文化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处世,忽视于功名富贵,不在意外在评价,那是身外事,并不在乎,这正是他强大的人格力量和收放在我的自在心态。这也说明,君子志于仁而必与世不谐之宿命,故应随境安于应对,而无需妄求他人之恩幸。
不过,为什么把柳下惠的事放在微子、箕子、比干三人的记载后面?柳下惠并不是殷纣时代的人,而是春秋战国孔子这一时代的人,尽管当时他已是一个天下闻名了不起的人物,但这里先记载他的事,他的这几句话,也是为了说明了前面三个人的事情。
上一章刚讲到,微子、箕子、比干,有的愿杀身以成仁,如比干;被赶出去就走了,如微子;为奴就为奴,如箕子。为什么他们不弯一弯呢?只要他们态度稍微改变一下,纣王会好好用他们,少不了高官厚禄,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皇族。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这就说明,在国家社会中立足,做普通人也好,有身份地位的人也罢,大原则上人格最为重要。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还谈到,此处,引用柳下惠的这几句话,等于是为上面三个人的事,作了一个注解,这也正是《论语》编辑的用心之处。《论语》的文章一看起来好像是法律的条文,一条一条,好像连不起来,实际上仔细一读,它是长篇文章,连接得非常好。
再回到柳下惠带给后人的启发和力量,今天我们很多人在职场上难免反复受挫,不免会抱怨环境,而很少能检讨自己,更难从容淡定。对照柳下惠非常清楚自己反复受挫的原因,却一仍其旧,上下坦然,宠辱不惊,实在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附: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获,字季禽(展氏族谱记载),又有字子禽一说,鲁国大夫展无骇之子。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卒于鲁地故赵村,享年一百岁,谥号为惠。因其封地在柳下,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