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学术成长首页推荐

你以为的只差一点点,其实是你和别人的天壤之别

2018-06-23  本文已影响1人  bbb128de646e

文 | 吴明涛

编辑 | 西十二

你以为的差一点其实是天壤之别来自老踏科研联盟00:0009:50

我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感到好奇,想要一步步地去探求、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一句话,我们想要知道一切我们所不知道的。而这正是学术研究求真的本质。既然要求真就要在论文写作中花真功夫、下大气力、啃硬骨头。然而可惜的是,我们很少有人会去这样做。

为什么我会把这一问题提出来呢?因为很多时候,作为一个没有背景、资源、平台的学生,我们可能会把论文不好发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外在因素。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论文写的差不多了,应该可以试着去投稿了,结果等来的是一个又一个退稿通知。但这时,人在悲痛中也很容易给自己找自我合理化的理由。没有基金项目支持、没有博导带、学校知名度低等等理由充斥而来。很快我们便觉得学术圈太复杂了,学术期刊都是要看关系的,小小硕士生、博士生发核心期刊真是难之又难。于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我们“差一点”运气、人脉等光鲜外衣。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核心期刊即使是一些普通期刊是非常讲究稿件质量的。以我为例,可能我身边的同学觉得我好牛,每次发表C刊都好顺利,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和博导带。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看到的,注意力也仅仅在于这些能为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事实又是如何呢?我依然也有部分没有发出去的文章,这些文章也有课题、有导师带,试着投稿但是没有回应,最终石沉大海。翻看这些没有发出去的文章,我发现它们构成了我写作之路上更加丰富的图景。一遍又一遍的写作使我发现,只有当你真正深入地把一个东西搞通搞透、不断研读反复修改,你才能写出好文章。而只有一篇质量上乘之作才能得到认可。

我们“差一点”的不是环境背景,而是那颗不断求真的心。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写作,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一旦你将某个观点或命题不断挖掘、不断深入,你就将遇到思维惯性的阻力。很简单,这是因为你目前读到的论文还没有谁把这一关键观点或命题说的非常透彻。就在这一重要节点上,大多数人选择了退缩,不愿深究于是便草草了事,和别人写差不多就得了。

于是,这个时候你还在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但其实你只是在用与他人不同的话语来填满一篇并不属于你自己的思想意识的文章罢了。我们不断求真的心被错觉遮蔽了,被形式占据了。我们把“僵死的事实的汇集”当做真理、视为创新,还洋洋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文章。这样的写作假象很容易“灌醉”一些人,使他们觉得好像写的差不多了,就“差一点”关系要素了。实则不然,我们的论文写作“差一点”的应该是那说清楚、讲明白的理论论证,是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依据。我们要着力的方向就是论文写作本身,而不是去各种找关系发表自己的论文。

真相只有一个:当我们还没有能力使自己的文章达到真正值得别人欣赏的水平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韬光养晦、不断激发自己的写作潜能。终有一日,你会成为一匹学术黑马。

回首来时路,我也不断进行着自我反思,在我目前的写作文章的过程中不断找问题,哪怕只是在别人眼里看起来的一个小问题。正是文章本身所激发的求索真理之道、探究未解之谜的动力才不断为你的科研之路续航。我们“差一点”对学术的虔诚之心,对某个学术观点的深入剖析和对论文写作的耐心细心。而这个“差一点”其实就是“差很多”。我们对自己的文章要有一个更加客观理性的认识。投稿失败也好、成功也罢,从自身写作内部找原因才是关键。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差一点”的求真之心本质上是“差很多”内容。

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是一篇论文能够成其为论文的核心要素。论文叙述字数很多、文字语言很美、覆盖范围很全都不一定是真的有内容,因为内容是靠思想逻辑的一步步深入编织的。内容详实既体现于论述中的不断深入,又在于语言上的言简意赅、掷地有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切不可胡乱臆造。拼接凑成的文章是论文写作的大忌,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更改。

我们已经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在下笔之前,一定要把大部分时间用来思考。在头脑中想清楚自己所写的每一点需要怎样论证,一定要形成明晰的思维轮廓。否则,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教材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内容空乏的境地。你会发现一篇文章费力地完成之后好像是把该写的都写到了,但是仔细深究却发现空洞无物,让你感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要丰富文章内容,我们不仅要阅读大量文献,还要把“想”看得比“写”重要而不是相反。

沉思的方法之一:

就是用关键词加以联想,把所阅读的文章中的关键词作为你串联的基点。不要总是想着摘抄所看过的文献中的原话或者标题,心里想着怎么去改编、模仿。这样的思路是会让你走进去出不来的,而你会受到别人观点和思路的极大的影响。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别人论文中关键词或者自己概括一个关键词出来,然后根据所有文章中不同的或者相似的关键词构造句子,形成段落,让它们通过自己的头脑寻找联系并进行加工改造过后内化为专属于你自己的思想。这个过程一定是需要大量阅读和积累的,需要你保持一颗潜心问道、勤于思索、敢于质疑、善于创造的平和理性的心态。

沉思的方法之二:

就是通过感性经验想象和描绘可能出现的情景。也许有人会说,这意思就是让我们闭门造车,在脑海里面进行纯粹思辨吗?不是的。想象力不仅对于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真理探寻不可或缺。人文社会科学中探究的社会现象大部分与我们的现实境遇密切相关,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我们已有的感性经验来认识和理解某一社会现象。大胆的想象、小心的求证,这也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不二法则。

所以,我们做学术研究要与自己丰富的阅历联系起来,与自己的现实人生体验相结合。同时,要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术思想,将所思所想以研讨的方式上升为抽象观点。平时注意细心观察周边的人和事物,不断丰富自身的感性体验。即使是在休闲娱乐中,也不妨多思考一下人生哲理。我们在论文中需要的感性材料如果仅仅是通过看文献获得的话,那这种感性材料一定是不够具体的。论文的写作允许你感性表述那些可能出现的真实情景,只不过这种感性经验一定是在平时生活中经过你深入思考过的、与大部分人感同身受的普遍性的事实,是经由抽象了的感性经验。

通过客观的关键词联想和主观的感性经验体认相结合,我们一定能够不断丰富文章的内容。“内容为王”是优质文章的唯一准则。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好的文章一定能找到欣赏它的编辑和期刊。先用减法舍去那些文章发表困难的外在因素,然后在文章内容本身上做加法。不管你是不是只是一名小小硕士生、博士生,你终将因为你的写作才华脱颖而出而不仅仅是那些被你看的过重的文章“外貌”。这就叫不忘初心,热爱学术。而学术研究一定会因为你的真爱,而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长按文末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我们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科研成长型干货推文的。如果你愿意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那些在学术成长领域孜孜以求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感谢你。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作者文章延伸阅读:《我研二,我骄傲: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和CSSCI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作者简介

吴明涛,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分答认证答主。个人微信号laota0707。

                                                                       长按上图二维码

                                                          关注→【老踏科研联盟】←关注

                                                  发送→  简历|PPT|科研|巨婴|电子书  ←发送

                                                         发送→  国社|老踏|文献|成长  ←发送

                                                                         ~免费资料包奉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