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心得

2018-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久日禾呈

跑步心得。

首先,

如果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那么做事情的基准都是投入产出比吧。

所以,

每天优化自己的标准,

都是通过实践去发现投入产出比低的,或者成本太高的事情,

以后避免做它。

非常简单。

举个例子,

今天没有午睡,

结果到了下午六点过后,

整个人开始疲倦,

身体开始低效工作,

这就是所谓的成本高。

因为午休没睡那半个小时,

六点后都低效做事。

但幸运的是发现了这件事,

以后会避免发生。

今天思考的第二件事,

是我意识到我正在有意识的构建自己的积极心和自信心。

2016年在印度的时候,

我每天做着自己开心的事情,

没有一点干扰,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情。

过程中无意识地我的心态、每个想法、

每个行动都变得无比积极,

但是到了中国之后,

因为之前的积极构建是无意识,

导致它的流失也无意识的快。

现在我在做的,

是有意识的构建那个曾经无意识地让自己充满活力的思维和方法,

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关于极简。

很少很少人能做到极简吧。

我觉得极简的生活方式,

细分下来就是,

极简的看书:少而精,到多而精;

极简的行动:一步到位,而不是来来回回匆忙乱做;

极简的说话:说到点上;

等。

关于白看不如一做。

比如培训的资料,

我看的最勤快,

结果到了做的时候还是手忙脚乱,

不如真正一次实践。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思考:

首先,看的时候,

自己调用的地方仅仅是记忆功能。

而真正解决问题做的时候,

它调用的功能有

肾上腺素升高的紧急地去解决一个问题,

它是有目标的,

类似于快速搜素,

而看资料只相当于打字,

快速搜索用的是整个数据库,

搜索完之后就会有一个结果出来,

以后再找它就容易多了。

再进一步,

即使记忆成功了,

要实际运用的起来是另外一回事。

同样是调用问题,

记忆之调用大脑一个小小部分,

而实践调用的是实实在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是非常投入的,

包括了:理性分析、感性感受、身体协调争分夺秒、运用策略达到目的等等。

所以时间,是一个比看资料感受要好非常非常多的学习方式。

那学习就不重要了吗?

不是的,

首先要分清楚学习,

它是有分质量的。

工作上看资料只需要了解方法和框架即可,

有一个印象即可,

具体再实践中掌握关键点即可。

但如果说到学习,

如果是质量非常好的书本,

它背后代表的是一个高人的观点,

那它不是只刺激记忆,

它刺激的是大脑的更多部分,

甚至刺激到灵魂、心。

比如令人热泪盈眶,或哈哈大笑。

所以,

遇到这类书,我们需要它去给我们一个框架,

一个大picture,

至于找到关键点,

还是要靠时间。

所以总结下来,

书本帮助我们:

找到框架,

实践帮助我们,

找到关键点。

(这是偏理性的想法)

-九日禾呈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