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教学的误区
作者介绍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是搭建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学生了解文化常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乎所有的新授课都有“作者介绍”这一环节,但细观我们的课堂就会发现,很多教师进行的“作者介绍”并不高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程序固定,机械呆板。
翻开教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往往会看到第一板块是导入新课,第二板块是作者介绍。由此可知,大多数教师把作者介绍放在正式授课前,突出了他对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但这样的安排一定是合适的吗?
第二,内容庞杂,难以消化。
在作者介绍环节,大多数老师会把作者的生平放在幻灯片上,内容多则几百字,几乎等同于一篇简略版的个人自传,有的还涉及写作背景。而对这穿越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字,大多是教师只是带领学生齐读一遍,就进入下一个环节——预习检查。
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总想问:这么多的文字,这么大的信息量真的有必要吗?即使真的有必要,是否只起读一遍这些文字就能走进学生的生命里呢?
第三,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趣味性。
介绍作者情况时,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教参上的或者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搬到幻灯片上,上课时让学生读一遍,有的教师连幻灯片也没有,只带领学生把课下注释读一遍,就算是完成了作者介绍。这样的作者介绍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免有单调之嫌。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
诚然,“作者介绍”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小部分,在一节课中也仅占几分钟的时间,教师教学时不能喧宾夺主。但即使这样一个小环节,教师也要认真准备,调动教育智慧和本体性知识,选择选择合适的内容、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形式,把课文实际与学生的认知状况紧密结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这一环节做实、做活、做好。
一点收获:“作者介绍”这样一个小环节,教师要认真准备,调动教育智慧和本体性知识,选择选择合适的内容、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形式,把课文实际与学生的认知状况紧密结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这一环节做实、做活、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