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用虚词“于”的微课程文稿

2022-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康康的视野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启文言虚词系列微课第四讲。我们一起来梳理、复习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第一部分:明用法

“于”字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虚词,可以作连词用,也可以作介词用,具体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于”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可以译为“与”“跟”“同”。

“于”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四种用法:表对象,可以译为“对”“对于”“向”;表处所,可以译为“在”“从”“到”;表比较,在形容词之后,可以译为“比”;表原因,可以译为“由于”“因为”。

第二部分:析例句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把课本中的相关重要例句梳理出来。

“于”用作连词,表示并列,例如: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于”用作介词,表对象,例如:贫者语于富者曰。

“于”用作介词,表处所,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用作介词,表比较。例如:所欲有胜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于”用作介词,表原因。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三部分:记口决

    根据以上梳理,我们可以将“于”字用法总结成如下口诀:

“于”字用法的口诀

“于”字用作代介词和连词。

连词表示“与、同,跟”;

介词常见用法有三种:

    表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表处所,译为“在、从、到”;

表比较,译为“比”;

  表原因,译为“由于、因为”。

大家务必要牢记!

第四部分:绘导图

    同学们课后,可以参照这个示例,发挥自己的想象,创意手绘一张关于“于”字的思维导图。绘制导图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

今晚与同组的几个学员一起赶作业,因为我前几天做的课件材料做得差不多了,这两天忙工作就给忘了,还好组长今晚提醒我,我赶紧补全。但后来组长提醒我做视频,我试了很变的票圈视频,但是没有折腾清楚,后来先生应酬回家,看我还在折腾,来帮忙,发现我不应该分步用课件截图,导致声音文字与图片不匹配。

还好组长帮我做了第三讲的视频,今晚组长完成小组第四次作业的提交。

幸好还是小团队合作,幸好组里有张老师这样非常专业而又积极的老师,还有认真负责的组长王老师,否则我一个人又完成不了作业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