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上课、会研究”的好老师

2020-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_5381

        “会上课的老师才能是一个好老师”,“会上课的老师一定是会做研究的老师,会思考,会解决问题”,“中国的教育就是要好人联合起来做好事”,“要做好老师,就是从做研究开始,从研究自己的课堂开始”。这些观点对我们最大的启迪就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好老师、研究者,课堂研究就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的途径。这两天我思考自己的教育生涯,再来粗浅的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1.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和怀特海都说过一句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对于这句话,其实经历过小学到大学教育的我们应该都有体会,学了那么多的课本知识,现在能记住的还有多少?能记住无非一是当时引起兴趣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二是不断应用的东西。其实对于当时记下的大部分东西,现在基本都忘记了。所以剩下真正的可称为教育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学习的能力。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喜欢学习,对知识充满兴趣,让学生善于学习,在知识面前拥有自由。最终让学生成为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和思考者。而我们教育最大的悲哀是,学生离开学校后就不学习了。有多少人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其结果就是白受了教育。

        2.什么是好老师?一个好老师应具备:科学正确的价值判断、持之以恒的教育信仰、坚定不移的文化追求、庄严神圣的教育承诺、始终如一的实践探索和习惯如常的教学行为,最终体现在学校课程之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把课上好”。而且在当今体制下,一个好老师的责任和本事就在于如何“戴着镣铐把舞跳好”,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对付应试,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这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前提是教师有水平并且肯用心。在引导学生的学习中,善于确定知识中必须牢固掌握的要点,避免让学生在此要的细节上耗费大量精力,也不用逼迫学生做大量作业来对付应试。就像原北京第十五中学校长邰亚臣说的:“作为教师,我们虽然无法破解体制造成的困局,但要多一些警惕,培养一种勇气,不盲从,不追风,同时更加智慧的工作,少占用学生的时间,为孩子们其实也是为自己找回属于人的基本权利”。

        3.放慢脚步,留下思考的空间。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忙碌已经是一种常态,于是,就出现以“忙碌”为借口,而推却其他有意义的事情。这种生活步调,忙得几乎连我们的思想都跟不上,很多人因此陷入为忙碌而忙碌的怪圈。国学大师南怀瑾有言:“宇宙的道理,都是一增一减,非常简单的,好像天平一样,一高一低,这头高了,另一头就一定低。”在出发之前,我们需要自问:“我为什么忙,忙得有价值吗?”我们也经常陷入忙碌的恶性循环,每天都在各种压力下喘不过气来,焦虑、烦闷等消极情绪蜂拥而来。只有要这么做的意识,却没有去探究这么做的意义和潜在的问题。

        其实,人大可不必那样忙!教师作为一种育人的职业,是精细的,也是需要反复推敲的。在工作中,教师要学会放慢脚步,留给自己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种思考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虽然不一定要到“吾日三省吾身”的程度,及时的反思与记录则是必要的;这是对自身行为效果的检验,是对问题的挖掘,是对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可以避免行为的低效重复,提高行动的效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