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漳州文友圈和闽南文化照片故事哲思简友广场

有空来泡茶

2021-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悦心002

        去一家法律咨询公司面试,虽然在招聘网就直言目前职业规划可能与对方公司业务不太匹配,对方HR还是热情邀请过去面谈。想着也不算特别远,过去聊聊也额可以,毕竟对方公司主业务就是公司法务,这也算是我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一个重点。

        只是意料之外的是,如约驱车前往,HR有事不在,填了份表格后让销售面试。这招聘很直接:希望的工作内容(没办法,看着年龄跟工作经验在那,不可能什么想法都没有就去找工作)。

        谈了几句,我们都很清楚知道这工作不合适,就开始了瞎聊,不知咋地就聊到了北上广深的工作方式跟福建尤其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工作方式的区别:一线城市,有事说事,不一定见面,觉得你可以完成这项工作,性价比差不多,可以直接付款,事情你就按时按质量完成,这业务就算搞定了,可能合作几年,都没有见过面;福建地区,尤其是厦漳泉地区,打个电话联系,一句话就是:有空过来泡茶。然后过去了,谈半天完全是东拉西扯,与业务基本上无关,无论报价多少,说贵的几率都特别高。

      对于一个从小在福建土生土长,但工作习惯基本上在北京养成的人,其实这个问题在前几年刚回厦门的时候,特别明显“水土不服”:

        首先感觉是,谈的客户,随时都可以去泡茶聊天,但是对距离感好像被拉长了:原来北京一个小时以内车程都会说很近的,平均两三个小时车程的习惯,在厦门半个小时都觉得特别远;

        其次是谈论的内容,在北京见面能有茶的少,有茶大多是简单大杯茶,基本上一杯水,厦门基本上哪家公司都有功夫茶茶具,有专门的泡茶地方,然后坐下来二话不说先泡茶,至于谈论业务内容,先等等再说;

        最后差别还是那个对价格和服务的认可上,不知道是因为一线城市的各种生活成本高,还是说大城市的人更考虑做事能力,在确认业务能力后,基本上可以尽快敲定合作,对于支付价款,也多几分诚信,厦漳泉更重视熟人介绍的人际关系,曾经有不少客户,让我检索分析了很久,给出了注册或申请建议后,甚至是做完申请材料后,付款的时候给我来一句我有亲戚或者朋友做这个的,或者哪里做少了点费用,我从那做了,过后遇到问题照样回来咨询,还经常来一句:你不就是说几句话么?不知道是因为平时经常泡茶聊天的感觉,还是真的觉得我们检索分析不需要成本。如果时间允许,我一般也会做简单朋友式支持,但是如果要求过分,我又实在忙的时候,我会直接拒绝了。

        回来多年后的今天,我平时跟朋友,客户也会随口说有时间来泡茶,也确实经常会有人来办公室泡茶闲聊,但是先做事再闲聊的习惯依然不变,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好像我能合作,尤其是长期合作的人,也都是类似的:有事先做事,没事泡茶闲聊无所谓

        有空来泡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