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行红尘
昨天下午,和朋友去剧院看戏。
去之前并不知道今天演什么,进场之后一看主题:《汉风》。
戏还没开场,单是看到这个名字,我就喜欢上了。
准确的说,我喜欢传统文化里的这种古色古香。
我也分不清这种喜欢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悄然而生的。总之,每次见到这类带有古风气息的人、事、景,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第三幕,是青花鼓舞。
一众穿着青花衣裳的小姑娘鱼贯而出,舞台灯光柔和而唯美,声、光、影构造地恰到好处。
美哉美矣。
脑海里不自禁蹦出两句诗:
汉风藏古韵,曲动美人舞。
倒不是感觉舞台上表演的小姑娘有多好看,只是觉得舞台气息营造的非常美。
至于到底是如何突然之间想到这两句诗,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很突然地,脑子里就冒出了这两句话。
也不用刻意去遣词造句,很自然地,就出现了。
有时候觉得,这种感觉也蛮奇妙、蛮有趣。
或许正应了陆游的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当然,我随口胡绉的两句诗,算不得什么天成文章,只是一种无聊的抒发而已。
前几日,我看书到夜里1点多,正准备睡觉。
因为书桌就在窗边,无意间抬头看了眼夜空,月亮挺圆。
忽然想到与一个朋友似乎已经好久没联系了,心里陡然生出一股很强烈的感觉,那种感觉,如鲠在喉。
拿起笔,就在手边的白纸上写了一句:伤心何必悲明月,玉盘高悬照佳人。
写完这句话之后,心里才稍稍舒坦了一些。
后来,我的一位朋友调侃我,石老师,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学习古诗词,都会注解一下,作者当时是处于什么环境下写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来来来,我们交流交流。
本着胡扯不算犯法的原则,就开始和她瞎掰。
既然是瞎掰,就得按照阅读理解那样的标准答案模式回答,才容易得高分。
我说,因为夜深人静,寂寥无人,挑灯夜读至三更,抬首窗外望月明,不禁念起多年未见之人,明月虽圆人未圆,不觉之间,悲从心来,泪从目生;可明月又有什么罪过呢?明月本也是无辜的,何况明月此时此刻高悬夜空,正在照看着某某。
回答完之后,我感觉这简直太能扯了,高考的时候都没能把答案写得这么好。
但其实呢,哪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就是当时情之所至,随手就写了出来这句话。
国人千年,诗心不死。
这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敬,是流淌于血液中的民族符号,也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诗文,有着春风化雨的力量,带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独有的温度,润物无声。
因为诗心,你眼中的草长叶凋、日月更替可能都会有些许不同,会平添几许他人可能不曾领略的乐趣。
故愿你我,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现在、将来做什么,都能保持诗心不泯。
人,在红尘中打滚,
心,在云海中翻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