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成长记上班这点事儿今日看点

警惕能力陷阱

2017-08-11  本文已影响820人  曹将


(一)周立的选择

周立报名参加了周六的一场活动,地点在上海。

这次活动他是在网上看到的,关于信息化建设,跟本职的运营工作有关联度,但不太高。

会议前一周,突然接到主办方通知,临时改到下周四。

这就犯难了。毕竟是工作时间,从武汉到上海,至少要耽误一天时间。今年的年假已经因为其他事情浪费掉了,是放弃,还是?

最终,他选择了请病假。

周三晚上飞过去,周四晚再飞回来。

“你不累吗?”

“累啊,但我觉得有意义。其他人可能不认同,但我觉得这是趋势。”

周立是我特别佩服的一个人,他对工作的态度很简单:我不是纯粹为公司做事,只是借助公司平台来成就自己。

当他觉得成长不够时,就递交了辞职信,去了北京。

当然,这是后话。

(二)能力陷阱

从周立口中,我第一次听到了「能力陷阱」这个词。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由新手变成熟练工后,便会习惯性地按套路行事,慢慢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因为你有家庭,有社交。当工作开始慢慢走上正轨后,自然会希望与生活平衡。”

“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异常残酷,一旦你落伍了,就该被淘汰了。”

我一直觉得他是个悲观主义者。

不过,说实话,更多人可能并没有强大到可以用「有能力」来给自己下定义。大多时候,都被现实的琐事折腾得只剩工作。

“这就是最可悲的,很多人看着其他同事都在加班,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如此。问题是,将来难道你也想跟他们一样?”

好吧,他同时是一个说话很冲的人。

“如果每天都忙到没有时间思考,很容易忽视掉行业和社会的大趋势。等浪来了,他们就被更新潮的人取代了。”

(三)周立这个人

我是在一个论坛上认识周立的。

那是个周日,在广州西门口。他从武汉来,坐在台下,一直在做笔记。其他人就比较轻松,玩玩手机,偶尔嘉宾语气特别一点,便抬起头给个面子,接下来又回到网络世界。

会后,我们俩加了好友。

有意思的是,在某条朋友圈中,竟然发现一个共同好友。

八卦的洪流瞬间喷涌,直接找到李芳(共同好友),了解到了周立的一些事。

周立在武汉一家还比较出名的公司做运营,现在已经是个小领导,而且是在工作后第二年升职的。

“他是个很特别的人。”这是李芳对他的综合评价。

多特别呢?

“举个例子,他基本上会按时下班,然后去跟各种人吃饭,或者参加一些沙龙活动,回到家后,继续工作。”

“平时喜欢揽事,隔壁部门的什么工作,他也会去更对方的领导说,要不要一起做。有时让人以为要抢功劳,但做好以后,他在报告里都不提自己的名字。”

“还有就是,特别喜欢跟公司新进来的年轻人玩。经常带他们去吃小龙虾,真的是喜新厌旧!”

之后我想通过朋友圈来观察他,却发现,他基本不发。

(四)重新定义工作

之所以会想起周立,是因为最近在看《逆向管理》这本书。

第二章的主题是《重新定义工作》

里面的核心观点跟他的不谋而合:工作本身只是我们成就自己的平台,在高质量完成手上任务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

一旦我们以这句话作为行事指南,很多问题都能解释通了。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多去承担一些看起来不是分内应该做的事?

之前听一个换工作的朋友说,他之所以能找到下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几个月被拉到一个项目中。那段时间很苦,我也经常听他抱怨。

但也正是这阴差阳错,才让后来柳暗花明。

(五)如何重新定义工作

书里给出了以下几个操作指南:

第一,时刻把握行业的发展脉络。

这个可以试着去找公司的一些内部材料,只要是正规公司,一般都会有类似情报搜集的部门。定期阅读相关的材料,能更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

这里补充两个渠道:

年报的「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也有的叫「经营层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这里有一家企业对市场大环境的判断,以及自己的应对措施。只要找到行业 TOP 5 企业的年报来看,基本能把握整个行业的走势。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投资分析 App

第二,与不同的人和团队建立连接。

有意识的去认识公司内外优秀的人。

如果是甲方,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乙方,一般来说,他们会更具市场敏锐度,多交流可以获得更多新东西。而且借助他们,可以认识到其他公司相关的从业者,继而打开圈子。

如果是乙方,则要保持主动交换名片的习惯,这既可以拓宽自己工作本身的业务面,也可以延展自己交际的圈子。而且当认识的人多了,还可以作为桥梁,帮助甲方之间进行沟通,让自己的价值更大化。

第三,提升个人的影响力。

个人的影响力来自于两个维度:其一是专业能力,这是基础;其二是连接能力,也就是当遇到问题时,知道找到谁能解决问题。

当然,这些藏在肚子里的货也需要平台来展示。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把握一系列「关键时刻」,比如某次演讲,比如某次汇报,做足准备,充分发挥——知道和认同是影响力的前提。

第四,接触专业以外的项目。

在前面三点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有资源有方向地接触两类事务:其一是内部有潜力的项目,其二是有相关度或趋势性的活动。

就如同周立,他就会有意识去参加行业前沿的论坛。

第五,放松你的日程安排。

无论多么忙,都不要忙到没有时间思考。

周立多次提到一句很傲娇的话:“其实,很多人都不会去思考。”

后来发现,似乎真的是。因为忙,因为自己那么辛苦,那还思考什么,有时间不如玩个游戏放松,看个电视剧舒服。

而一旦现在少了思考,现在的偷懒最终肯定会反噬自己。

成长,终究是个人的事。

我是尾巴

如此看来,周立确实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可怕的是,他才 25 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