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竹桃苑散文

小学印象·家有大书橱的郭老师

2018-12-13  本文已影响59人  拾麦穗的路人

郭老师跟我同一个村庄。我们两家在相邻的两个家族里,往上追溯,应是同一个老祖宗。平时哪个家族有大事时,会相互来往的。从辈分上讲,我叫她妈妈嫂嫂,她叫我妈妈阿婆,我的辈份大。

郭老师在市重点中学就读,老三届的高中生。毕业那年取消了高考制度,她只能回乡务农,后来在大队办的小学里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从我记事起,村里人都唤她“郭老师”,这是她特有的称谓。就算后来村上考取了三名师范生,多了三名姓郭的老师,“郭老师”还是属于她的专称。

郭老师中等身材,戴副黑框眼镜,不言自威,我们见了她都有点怕惧,那怕她的辈份比我小。

小学一、二年级时,郭老师教我们数学,那时她已结婚,育有一个女儿。后来,还生了个儿子。她的夫君是镇上人,吃公家饭的。郭老师家有姐妹俩,她招了上门女婿,公公家在镇上也是个大家族了。

郭老师家里有一个大书橱,里面装满了书,不少是外国长篇小说。我上初中后,就经常去郭老师家借书看,她每次只借一本。我去还书时,她会问我故事概要及阅后感受。她边做家务边问我,有时她在洗衣服,有时她在切猪食,我就蹲在她旁边,回答她的话。如果我的回答让她觉得比较满意,那我就可以再借一本书回去。记得有一次,我对借的那本书不感兴趣,随便翻了翻就去还书了,郭老师问我的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郭老师说,没好好看嘛!我只好夹着原来的那本书回家继续读。

在郭老师那里,读了《福尔摩斯侦探集》、《人证》、《战争与和平》、《我的大学》和《恍惚的人》等不少外国长篇小说。也正是从那时候,让阅读这个爱好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血液里了。

我一直很纳闷,在乡下,在那个年代,郭老师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那么多书的呢。后来,我了解到,郭老师的先生有个本家叔叔,在镇上的文化站工作。破四旧时,文化站里的不少图书属于被处理的范围,他舍不得把那些图书毁掉,就藏了下来。后来郭老师夫妻俩人,利用晚上时间,用自行车一麻袋一麻袋地把书驮回来,就有了那一橱图书。

郭老师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学历进修,把一些证考了出来,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她后来从事语文教学,很有建树。调入区教师进修学院从事小学语文的教研工作,家也搬到了城里。

我结婚的时候,她来喝喜酒,因为我们两个家族是相互走动的。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只记得当年郭老师的头发已花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