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在泰晤士河畔的“瑞士之光”
初到伦敦又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大多数会直奔大英博物馆或国家画廊。其实还有个地方不妨一去,那就是泰特现代艺术馆(Tate Modern).
前世是发电站
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是由Bankside发电站(一个被废弃的建于1947年的发电站)改建而成,外表由褐色砖墙覆盖、内部是钢筋结构,有着高耸入云的大烟囱。这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发电站正与泰晤士河北岸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隔河相望。改建工程由Herzog & De Meuron事务所的瑞士总部完成。是的,就是那个和艾未未合作设计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事务所。改建后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地显著,就像美术馆主席布朗尼勋爵(Lord Browne)说的,“这座建筑曾经是当年伦敦动力的心脏,今天它成为伦敦文化艺术的殿堂。”
巨大的涡轮车间改造成用来摆放艺术品,举办聚会,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厅,观众从这里乘扶梯上楼。巨大烟囱的顶部加盖了一个由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顶,因为由瑞士政府出资,所以命名为“瑞士之光”。而五楼架设了一座天桥,仿佛悬于空中的宽阔桥梁横穿于整座新的建筑之中,为参观者带来一种全身心的空间体验。
这里不仅有德加、莫奈、毕加索和达利等大师的著作吸引全世界的观众前来观赏,还有许多知名或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美术馆并未按传统的年代编排方式陈列它的艺术品,而是把艺术品分成四大类,分别摆放在3楼和5楼的展厅内。这四大类是:历史-记忆-社会、裸体人像-行动-身体、风景-材料-环境、静物-实物-真实的生活。这种未按时间脉络的突破性陈列方式使得观众能够与围绕同一主题创作的艺术品邂逅,尽管它们来自不同年代的作者。
围观毕加索
馆内最著名的作品无疑是这幅《哭泣的女人》。这幅画被认为是毕加索的史诗作品格尔尼卡的苦难主题延续。画中的人物,是朵拉玛尔,与毕加索相识时是一名专业摄影师,后来成为毕加索的情妇。
毕加索曾经解释道:“对于我来说,她就是个哭泣中的女人。几年当中,我都在画她遭受痛苦折磨中的样子,不是通过虐待,不带着丝毫愉快,只是遵从与视觉影像。这是深刻的写实,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第一次亲眼看到毕加索的画,透过缤纷的色彩和大胆的线条所感知到的悲伤,迅速地使人沉静下来,长久而默默地注视,以至于忘记时间。人们大都沉默地伫立着,不再交头接耳,对这样的作品,围观即是最好的致敬。
与德加共舞
埃德加·德加一直是很喜欢的印象派人物,他一生都钟情于创作芭蕾舞者的形象。有别于其细腻自持、色调温暖的油画,《14岁的小舞者》可以说是德加最富创作野心的大胆实践。雕塑创作于1878-1881年,原作为华盛顿国家艺廊收藏,泰特艺术馆收藏的是铜铸复制品。模特年仅14岁,当时是巴黎歌剧院的一名舞蹈学生。她轻闭双眼,双手紧握着向后拉伸,表情轻蔑,身姿扭曲,与人们印象中芭蕾舞者的优雅形象大相径庭。为了更真实表现舞者的着装,德加为小女孩粘上真正的头发和衣服,还用一根真正的发带来固定雕塑的头发。19世纪的法国,芭蕾艺术走向没落,来自社会底层的舞者,为了维持生计给上层阶级表演,跌下艺术神坛的芭蕾,已经沦为满足娱乐需要的工具。尝试着在雕塑旁做了一样的动作,感到些许疼痛。与其说是舞蹈或者练功,不如说是在挣扎,这也许就是德加想要表达的痛心与悲伤。
生命的挽歌
Kaveh Golestan(1950-2003)是一位重要的伊朗纪录片摄影师,也是纪实摄影的先驱。他的摄影实践为伊朗未来几代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了巨大的启发,但在欧洲仍被严重忽视。所以当我在泰特艺术馆看到他的作品时,真的只能用惊喜来形容。
这是一个题为“妓女”的女性系列作品,照片中的女性生活在德黑兰的前红灯区。1975年至1977年间,Kaveh Golestan(他没有官方许可证)进入这里,记录了她们的生活。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他获得了许多女性的信任,这些黑白的肖像反映了艺术家对这些女性生命与个性给予的人文关怀,也证明了他不断探索边缘化的人类社区和身份,更是作为激励政治行动的手段。
这些照片是居民们最后一个现存的摄影记录。这个地区于1979年革命胜利之前几个星期失火(有不明数量的居民被困其中),随即通过阿亚图拉霍梅尼的官方法令被拆除,标志着一个改变伊朗未来景象的文化清洗计划被启动,而伊斯兰化文化革命的核心是重新定义性和城市性别风俗习惯。我们不知道照片中的这些女性是否还活着,但毫无疑问地,她们所代表的文化和生活形态已经消亡。
奇特的中国城市
在国外的艺术馆看到中国市井生活的记录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透过外国摄影师的镜头,也许能看到一些我们平时司空见惯,不会去注意的细节。小孩子拿着仿真枪,眼神却无辜戏谑,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是如此广泛,暴力甚至以一种趣味的姿态被植入孩童的脑海,我们应该警惕还是放任?
身旁的英国大叔疑惑地喃喃自语,“鱼已经死了,为什么还要挂起来?”,忍俊不禁地向他解释,这是一种中国人腌制食物的传统方法,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鱼干晾晒在街边的屋檐下。对于连衣服都很少晾晒在室外的英国人而言,这的确很难理解,但大叔欣然接受了这样的解释,并说他认为这很有趣。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通过一张照片,在遥远的西方获得了理解和认同,让人觉得温暖而有力。
不仅仅是参观
每天的特定时段,有兴趣的参观者会排成小小的队伍,由讲解志愿者带领参观部分展览。无论白发或童颜,大家都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带着轻松的微笑,兴致勃勃地聆听着。不时有人轻声地提问,优雅的法国女士也轻声解答,那一瞬间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美并不亚于展品本身。
艺术馆一层的空地巧妙地搭建了秋千架,充满几何美感,耄耋的老人和稚气的孩童雀跃地玩耍,随着秋千起落的不仅是他们的欢笑,更是追求自由和纯真的心。将高雅浪漫与天真无忧结合,正是现代艺术给人们的印象。
书店的布置兼具设计感与色彩冲击力,斑斓的招贴画装饰着大片白墙,与天花板螺旋状的挂饰呼应。如果说书籍所阐释的是艺术的历史与理论,那么当读者不经意地抬头去欣赏这些挂画时,就已经感知到了艺术本身。
正如泰特书店的购书人所言,“我们的目的是鼓励今天的读者成为明日的作家,艺术家和制造者。”不仅让公众在参观中感受到美,愉悦和轻松,更启发人们去创造和延续,这是泰特艺术馆带给我们的感动与财富,也是一个优秀艺术馆的价值所在。
连接古典与现代
在开放式的平台上眺望对岸的圣保罗大教堂,一种奇妙感骤然而生。泰特无疑是摩登与创造力的代言,教堂巴洛克式的穹顶则清晰地倒映着过去。横跨泰晤士河的千禧大桥将古典与现代连接,碰撞与冲突被完美地平衡。
这个时代没有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也没有莫奈和梵高,明亮的油画和柔和的雕塑无法再轻易打动人心,猎奇的涂鸦和不知所云的行为表演更可以吸引眼球,一直以来我对现代艺术怀着偏见。然而这一次泰特艺术馆的奇妙旅程,让人了解隐藏在艺术背后的自由灵魂。恣意地用突破常规的形式去表达对未知变革的迷茫,对人类生命的关怀,透过现代艺术光怪陆离的外表,仍然是一颗颗渴望自由,悲天悯人的心灵。
伦敦的夜晚,“瑞士之光”晶莹灿烂,整座美术馆仿佛一座灯塔。伴着泰晤士河流淌的声音,才会深刻地感悟到这句话的真正涵义,“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便是厌倦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