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手艺》三

2021-04-06  本文已影响0人  樊娟Allianz

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在《留住手艺》中说过,“当没有了手工业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磨合与沟通制作出来的物品,因为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所以他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种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到温暖。”

第三集依然从藏地开始,在江达县瓦拉寺看木匠周师傅给当地喇嘛造房子。60岁的周师傅来自四川,在这里已有30多年,基本可以听得懂藏语,每年也只有过年才能回家,说到家乡,周师傅脸上露出满满的思念之情。

藏民扎西伦珠用家里仅有的土豆招待摄制组,将佛堂(家里最好的房子)腾出来给客人,铺上柔软的垫子,自己只用大衣御寒。简陋的生活条件却因热情淳朴而充满着温暖的烟火气,正如扎西伦珠所说“生活简单一点,快乐就会多一点”。

麦宿,有着两万多人口的世外桃源。洛热彭措花了37年时间重新恢复了宗萨寺的生机。为了节省开支,他派当地工匠外出学艺,学成归来自己进行寺庙重建,于是这里也成了传统手工艺的集中地,有造佛的铜匠、陶器作坊、木雕工艺师、还有负责煅铜的家庭、唐卡班。

所有的传统工艺在麦宿都得到了传承,因此这里的年轻小伙都不用外出打工,全都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服务。麦宿所有的商店不出售烟酒,这是成为麦宿手艺人的一条基本要求:不碰烟酒,不杀生。这里所有的人也都做到了不抽烟、不喝酒、不杀生。

洛热彭措本人是藏医,经营着自己的藏药厂和医院,给喇嘛和穷人看病不收费,每年因此产生的开支就有六、七十万。敬佩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信仰的力量。

无论是哪项手艺,最耗时的往往都是后期的精雕细琢。特别是唐卡的制作,轮廓由师傅勾勒,徒弟们负责填色,眼睛、眉毛、嘴唇等重要部位又要交给师傅完成。这点睛之笔就让人物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来到三台山乡,偏远静僻的山村,已经84岁的李腊补老人,用自制的葫芦丝、笛子、萧、二胡等等乐器,为拍摄者吹拉弹唱着欢快的曲子。他现在是水鼓舞(德昂族特有舞蹈)的唯一传承人,得到政府的保护。在贫苦的生活条件面前,依然保持着精神的乐观,也保留着传统的手艺。

接下来制作傣族伞的过程最让人印象深刻。

画面中的坎温夫妇虽然瘦骨嶙峋,但精神矍铄,80多岁的高龄却并没停止这项快要失传的手艺。坎温老人干枯的手指上粗糙缠绕的布头裹着伤口,在镜头前,他始终埋头专注地削着手里的竹片,对外界的声音充耳不闻。

这把伞材质纯天然,看似简单的构造,制作却极为复杂,伞头就花去老人一天时间,固定伞骨和伞头这个环节,老人重复了8次才完成,这期间看不出他脸上丝毫的焦躁和抱怨,我想,对他来说,享受的便是这制作的过程吧!

经过反复上色、晾晒后,一把古朴素雅的油纸伞终于完成了,当时就被摄制组的人员连同存货一同买下,老人露出开心平和的笑容,安静地抽完一根烟后,又把几把预订好的伞重新整理了一遍。

最后,跟随镜头我看到普洱茶的制作和别样的喝法。头天摘好的茶叶经过半天一夜的晾晒,进行炒青、揉制、晒干、分拣,最后喷上纯净水,用机器压制成茶饼,高温干燥后就是我们常见的普洱生茶饼。

将茶叶装入刚劈好的干净竹筒内,注入开水连筒再次煮开,清新飘香的竹筒茶就做好了,加入当地的野蜂蜜,就是正宗的傣族竹筒蜂蜜茶,隔着屏幕,我仿佛也嗅到了那股馨香、甘甜的味道。

这集录制到这里基本结束了,最后的旁白却值得回味,“什么是工匠精神?”

吐尔逊江.祖农认为,宁愿自己少赚点钱,也要多制作点陶器留给世人,因为他的手艺面临失传;

刻经板帅小伙次仁明明可以加快雕刻速度,增加收入,但他不肯这么做;

土旦把手艺赚来的钱,又通过手艺捐赠给寺庙;

胡大拜尔地大叔或许不知道他亲手制作的乐器即将失传,更不知道他的演奏不亚于专业歌手……

更多的手艺人即使知道自己的手艺即将失传,但他们没有悲观、抱怨,而是尽自己所能继续延续着。

这些手艺对于他们或许是为了生计,或许是为了兴趣,或许是一种长久以来的习惯,无论未来命运如何,总会给我们留下一份美好的情怀和回忆。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执着的信念,是对尽善尽美的追求和对传承的尊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