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战火中的北平—读四世同堂有感
北平在日本人侵略中国时的人生百态,通过老舍先生的一支笔,描绘的淋漓尽致。护国寺边的羊圈胡同、祁家、钱家、李四爷家、小文家、冠小禾家,家家对抗日的态度,家家在日本人侵略后生活的改变,人性、心理、环境、政治,许多直击人内心的话,看到了才觉得这就是自己想的,就是自己想说而不能表达出来的,被先生言简意赅的写了出来,大家就是大家,不仅仅是文笔精彩,所表达的精神同样精彩。
每个人的骨相是不同的,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人物是那样的丰满,从心理、从表情、从体态、从话语、从穿着,都那么栩栩如生的站在面前。瑞宣澎湃的内心、温文而雅的外表、向往抗日的追求和对家庭的责任、在他对钱先生、对冠家、对李四爷等等事情上一一展开,瑞丰的贪婪、自私、胆小、懦弱在他对日本人、对蓝东阳、对胖菊子的处理上秋毫毕现。祁老人的本分、大赤包的狂妄、钱先生的坚决、李四爷的善良......小崔的死让我心痛,无妄之灾就这样落在了北平的平民百姓身上。在被侵略的北平,不要说尊严,人已经没有了生存的权利,苟且偷生,就是国家沦陷的后果。最觉得熟悉的感觉是招弟被李东山强暴后,招弟那种明知道受了欺负,却又不想丢了面子,强装没事,想表现的无所谓的对每个人的笑语嫣然。在自己尴尬的时候,我们不就是这样用强笑来掩饰自己的么,内心和表像,永远不能合一。所以在看的过程中,那些直击你内心的地方,有些是话,说出了你所想却又总结不出的;有些是事,不免总会想到在现代社会上是怎样的处理;有些就是这种小细节,好像让你在书中看到了自己。故事还没有完,北平还在水深火热中,正等着抗日青年去救自己的祖国于水火,正等着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打跑日本帝国主义。
曾经在战火中的北平—读四世同堂有感战争还在继续,书中的人在陆续死去,被活埋的冠晓禾,被日本人关在监狱中死去的大赤包,当了特务被老三杀死的招弟,冠家一家的作恶的下场是大快人心的,惨死的人也很多,无辜的小文夫妇、桐芳、李四爷、小小的妞子......还有让人恶心的瑞丰、战死的日本邻居......善良的人的离去让你伤感唏嘘,汉奸们的死去,让人拍手称快。
我从没想到过战争下的北平再也不是一主净土,平民百姓在成为亡国奴后,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同样要受到非人的待遇,见到日本人要行礼,不许使用自己的货币,吃粮食要领证,而且只能领到无法下咽的“共和面”,因为白面要供给日本人和汉奸们,每户要交铁,而铁被收集起来制造武器来打中国的抗日英雄。
老舍先生的笔下,有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有对汉奸的蔑视,有对软弱中国人的怒其不争,也有对不争的理解和无奈。有对热血青年的欣赏和赞扬,也有对在校屈服学生的不齿和怒气。有对钱先生的敬佩,也有对金三爷的无视。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和家庭的利益,是抗日英雄可以为之付出的。
八年,从祁老人的预感“三个月”,到真正抗战胜利的八年时间,在北平的小羊圈胡同,有着形形色色的生老病死,柴米油盐,让我憎恶的冠家、胖菊子、蓝东阳;让我同情的韵梅、小崔、李四爷、桐芳;让我敬佩的钱先生、瑞宣、瑞全、高弟......用来形容红楼梦的草灰蛇线,伏延千里,用在这里也不为过。
书中我有两处小小的不理解和不苟同,一处是钱先生扔炸弹的时候,没有顾及小文和桐芳的生命,另一处是钱先生在狱中时,准备在无奈时牺牲小孙子的生命。许是老人是真正的抗日者,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老人才能舍小家存大义,而我不是,我只是从一个女人心底善良的部分出发,维护朋友的安危,维护孩子的安全在我来说是首位的,和平年代,我的想法必然没有问题,战争年代呢,其实我自己也回答不出来,不过我想,要是都像我这样心里有小小的自私,就不会有那么多英雄的出现了。
书中抗日战争的胜利描写的些许单薄了些,也有可能我那时读书有点走神,含在眼框中的泪没有痛快的流出来,没有举国欢庆,欣喜惹狂的体会,这点,如果重读的话,可能也不会有第一次读到时的心境了,为此,向老舍先生致歉吧,没能体会到书中描写的高潮。
每每著作读完后,都会意犹未尽,口留余香,四世同堂也不例外!这样一部巨著,值得我们常常咀嚼,回味,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的心灵上的洗涤,还有精神上的升华。
曾经在战火中的北平—读四世同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