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笔记

你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周赋能

早上急着要上班,火急火燎的,这时,家里的二宝开始闹情绪。可能是刚刚睡醒,吵着找妈妈,不过妈妈上班了。

这么小的孩子,肯定有一些起床气,内心不爽,有也很正常。

乖乖不哭

奶奶说,这样吧,你先别哭,如果你不哭了,我跟你去找妈妈好不好?

孩子说不要,哭闹继续。

为了平息孩子的情绪,奶奶又出了第二招。

他说,要不我给你个糖果,你别吵了好不好?

孩子还说不要,继续哭。

奶奶又出第二招,这样吧,我再给你两颗花生,你不要吵了好不好?乖!

孩子还说不要。

结果老人家非常的郁闷,一下子束手无策,也不知该怎么办。

缘愁似个长

我看的有点不耐烦,就想在上班之前快点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过去,先让奶奶离开孩子,然后走过去,直接跟孩子说“你先别哭,只要你不哭了。我们一起去找妈妈。”

接着不管他怎么哭,我也不说话。结果他很快就不哭了。

接下来就是一轮演戏,带他在家里走一圈,到走廊走一圈,又证明一遍(每天都这样)妈妈真的上班了。

于是他就踏实了,接下来该干嘛干嘛。

以上这件事,表面上,是教孩子,实际上,跟做销售差不多。

如果孩子就是一个客户,奶奶是销售员的话,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场景。客户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并不是真的嫌弃,只是销售员提出的价值,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说说孩子当时的心情,不过是起床相见妈妈又见不到,心里不爽,想要发泄一下。那就让他发泄就好了。等他发泄完情绪,自然就会冷静下来。

怕孩子不停?孩子不可能一直哭闹的,因为体力是有限的。

家长总是过度焦虑,怕吃不饱,穿不暖,学不会。

现在这个社会,是不可能吃不饱的,我家存的零食,就算不吃正餐,也够我们家吃三天三夜饿不坏了。

糖果诱惑吗?

为什么这些老人家会这么带孩子呢?孩子也没说什么,他们就不断的送糖果杏仁呢?

因为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前,那时的物质很匮乏,不要说吃糖,连买糖也不容易。计划经济的时代,有钱也可能买不到。

所以他们的脑海还急着以前的光景,认为孩子有糖有花生,就很开心。所以不断的给好处给孩子,但是这种想法是来自老人还是孩子的呢?

是老人自己的想法而已,并不是孩子的想法。

如果不断给好处,就会让他形成一种习惯,就是只要他哭的越厉害,拒绝你更多,他就能获得更多好处。这是大人跟他的互动养成了他的思维习惯。对他来讲哭,等于更多好处。

就不能跟小孩子讲道理吗?

小孩子能够听得懂讲道理吗?是不可能的。我们常说,成年的狗的智商跟四五岁的孩子差不多,那你会跟狗讲道理吗?当然不会,因为它听不懂。

我并不是说两三岁的小孩子是狗,而是说他们根本听不明白你的内容。

他只会看你的表情和动作,他不会听你讲什么内容,他也听不明白,所以跟小孩子沟通,靠的就是情绪和动作,而且最好跟他沟通也是让他做动作,比如“哭完,就出去找妈妈。”全部是动作。

我不要求孩子要乖,我不要求做好孩子,可能大部分大人不能接受对孩子的要求这么低,总喜欢用道德去绑架一个孩子,结果他就会越想挣脱,结果什么都不好。

人的欲望,永远都是填不满的。大人不断的给孩子好处这种做法,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叫。而我的方法就反过来,就是要跟他讲好,你可以得到什么?但是你必须完成我给你的要求,当你完成了我的要求,就可以了。

奶奶的方法也不能说不好,只是用在这个时代不合适。

这种习惯可能也比较难改过来。我也不好说老人家什么,毕竟她还在帮我带孩子,有时孩子难带的时候,我就自己多操点心好了。

话说,这跟销售有什么关系呢?

最近,我的助理在跟一个客户谈单的时候,也出现了这种问题。

我看到她给我的聊天截屏,发现当客户在提出异议的时候,她就开始不断地送赠品了,送了一个不够,那就再来一个。

结果我们的赠品有点复杂,各种价值说不清楚,再加上客户是个非常理性的人,直接跟她说,你把这些产品和赠品之间的关系,用一个excel表格发给我看吧。

我擦。

很多人可能说,好奇葩的客户。

其实我想说,这个客户的信任度很高,需求好明显,心理不爽还不走,竟然还要等着我去说服他,就差帮我数钱了。哈哈。

好乖的客户

说回助理,她用的方法,就是她的上一代,甚至是祖辈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非常合适,但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现在的客户更注重的是你的产品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甚至说,由于现在的竞争也很激烈,客户想要的,“可能是既要解决问题,还要比别家好”的产品。

只靠送赠品是绝对不够的。因为只有真正找到客户的需求,再根据他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把他的需求引导到产品价值上,才能真正让他满意。

至于说怎么才能了解他的需求,很多老师会说要通过提问就能知道,其实真不可能知道。因为客户自己本身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最近有一位设计师做了一场演讲,指出现在的设计师都没有同理心,因为学设计的通常家庭环境比较好,所以不一定太懂得一些基层人员的生活疾苦。于是他在学校带学生的时候,就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他让学生去观察买冰糖葫芦的阿姨的生活,这些学生真的每天10小时跟着阿姨,足足跟了两周,终于发现了这份工作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于是这些学生个性化的设计了一辆三轮车,非常多功能,有点像变形金刚。

这才是真正的去了解客户需求,而能这种理解的能力,是建立在大量的观察、体验、思考的基础上的。

这种同理心、共情的能力的养成,就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身边的人,理解他们的需求。

只有真正理解了客户的想法,接下来推荐的产品价值,才真正能打动客户的“心”。

切身处地,才能真正体验

—END—

扫码关注公众号

营销技术培训师

周嘉俊

主讲课程

《顾问式销售高价成交力训练》

《大客户销售技能训练》

《高效商务谈判技能训练》

《影响力路演策划训练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