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五)
第五章的主题是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1)如何平衡事业和带娃
一直以来,全职妈妈的身份都备受争议。有的人坚决不同意全职带娃,要去工作单位发光热;有的人自愿选择带娃,因为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时期。还有的妈妈工作带娃两不误。不管是选择哪一种模式,都也要把带娃当成是一种事业,并不是只在单位赚钱工作才算作是事业的。
如何带娃?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育儿,也不是任由他自己随意发展就行了。这中间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心血。而且,不趁着小时候多去培养塑造孩子,等长大以后又觉得孩子问题不断,后悔没有早点教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2)适当的不管孩子会更好
不管孩子并不是纵容孩子,而是适当的放手。很多时候,孩子的表现不理想,正是因为干涉太多。有的父母非常强势,小到吃饭吃什么、吃多少,大到如何选择学业、读哪所学校等等,方方面面都插手。想让娃成了一个“听话的机器”,接受家长的指令。但是他又不是真的机器,他是一个有思想,有生命的人。在父母关系中,孩子是弱者,根本无力挣开这种枷锁。只会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个模式。最终的结果当然不尽人意,这个时候家长还会说,我明明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心血,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如果真的反思自己,就会发现适当的不管会发现效果更好。
昨天晚上,橙子爸爸他们家族十几个人聚餐。餐桌上,我家娃吃饭的时候不坐餐椅,围着餐桌转来转去。他嫂子说这是吃饭的时候没给他立好规矩,她家的娃正好比我们大13个月,吃饭的时候都会老老实实在餐桌上坐着。我直接反驳了她说,我觉得无所谓,随他去吧。她说目标是健康长大就行吗?我回答,是的。她没吱声。
他不吃饭,只能说明他不饿。我非要把他禁锢在餐椅上,他只会嗷嗷哭,对餐椅更加的厌恶,何必呢?人人都爱自由,谁又喜欢一直被管制呢?
3)只记功,不记过,拒绝粗暴管娃,学会有效沟通
作者建议把小朋友做的好的地方,都写下来。做记功薄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他的行为,让娃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把缺点也记下来,同样,本来是偶然的一个小错误也会得到不断的加强,最终成为一个很难改变的毛病。
还有就是开家长会的时候,不要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做好维系老师和孩子之间桥梁的工作。好好的跟孩子沟通,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一发现有什么问题,就马上火冒三丈,只想着跟孩子算账。拒绝做穿西装的野人!如果是在单位,你敢跟领导大打出手吗?如果是在商场,你敢跟别人随意挑衅吗?仅仅因为孩子是弱者,无力反抗,你就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这是无能的表现,也是欺负弱小的陋习。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给予孩子关爱,才会真正塑造出对家庭、国家、民族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