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无法保持专注的背后,有多少人的精心设计
2020-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秋星甄
毕竟,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大片,综艺,娱乐圈花边,网络游戏,热点消息,诸如此类。
我们每天光是保持专注,其实,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拿热点资讯来说。一条app的推送,背后都是一个运营团队,群策群力,经过初稿,初审,复审等一堆环节,有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作支撑,用尽各种文案技法,目的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力,点进去。
同样一款网络游戏,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各种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目的是什么?为了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时间。
一个综艺节目,背后可能是精确到秒的台本,现场五六个机位,多次的彩排,训练,从场景到灯光到音乐,再到人物的服装、语气、动作、全部精心调制,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沉浸进去,在观看的时候忘记时间的流逝。
而反过来,无论是学习,阅读,思考,写作,这些事情,哪一件有着这么强大的阵势?将“触及成本”降到这么低?
一切娱乐产品,影视剧,综艺,游戏,它们背后有庞大的团队,这些团队的唯一目的就是用尽各种手段,去降低你触及它们的阻力,它们会在你视野中不断出现,用各种资讯,消息提醒你,诱导你去点击,一旦点击了,就再也不会给你机会离开。
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你就很难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
人的阈值,是会不断增高的。所以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再产生情绪的波动,很难去投入到一样东西上面,很难专注做一件事情。
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周围的环境,塑造成了一个“高刺激阈值”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