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勾起的回忆
2016年10月看的电视剧。这篇文章也是那时候写的。
看《小别离》这部剧,单纯是因为黄磊,因为喜欢黄磊在《非诚勿扰》上当嘉宾的表现(也喜欢黄菡,但她后来离开了)。黄磊给我的印象是,热爱生活,温和自然,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没有压力)。这几点恰巧都是我欣赏的、我所追求的。这可真让人高兴。(关于《非诚勿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这类节目都抱有偏见,后来同寝室的一个朋友喜欢看这个节目,我也跟着看了几次,那几次很好地纠正了我的看法,给我逐渐僵硬的生活加了“新的感觉”。这个过程很美妙。)
《小别离》是八点档的家庭肥皂剧吗?我认为不是的。它火的原因是戳中了当代人关于子女教育的焦虑。甚至是那些,本以为经过打拼,自己已妥妥地算“中产阶级"、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那些人。
生活里还是充斥着焦虑,无力感是真真切切的。
这部剧里,我关注的倒不全是子女教育,还有在家庭、工作、生活中,方圆(黄磊)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面对?与我的生活状态相比,我缺少的、最根本性的东西是什么?
是快乐。这是我目前的答案。
快乐是一种能力,让自己快乐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让别人快乐更是。这种能力应该是从小耳濡目染、随着对世界的认知逐渐形成的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是从不宣扬苦难、喜欢现在的自己、恬然接受真实生活的一种样子,是对那些口号式的教育的无感,却能在玩耍之后,就坐下来一板一眼、踏踏实实地做事儿的习惯。
方朵朵面临的成绩压力、早恋风波在同学中间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都只是我现实折射的一部分。我比她幸福的是,父母不管我,却很照顾我。我在食堂吃不好,妈妈就给我送饭吃。还有老爸给我送药、送衣服。
我还记得初三那个寒冷的冬天,我正在最后一排上晚自习,突然有人“砰砰砰”地小声敲窗户,我正纳闷儿呢,只见父亲一脸笑意地拿着感冒药和我示意。我机械地接过药,他嘱咐了几句,要按时吃,转身就走了。当时我都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正处于那种做题时的忘我状态,一抬头,眼睛里全是迷离。感动也是后来的事。
像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全力保障了我的生活,很少往快乐这方面引导。(这已经十分难得了。我也从未怪过他们)但我愁眉苦脸的时候,我爸经常会问我,又受批评了吗?
前阵子,我换了工作。我爸打电话问我心情怎么样。我说还好。他说,心情好了就行。我感动得想哭。这种从来不曾想起过、却一直存在的关怀,才是最大的支柱。所以啊,高考啊,填志愿、现在的工作选择之类的,我都没感到什么压力。孤家寡人一个,父母不给你压力,你能有什么压力呢?一直在上学,没做过其他的事,没去过更远的地方,哪会有什么欲望强烈到足以改变你的决定呢?没有。
以前总想成为大人物,后来发现成不了。
正经了那么些年,想不正经一次都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