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备熟人的嫉妒之心?又如何不伤他人自尊心时给予帮助?
人在江湖,免不了会被人嫉妒
嫉妒心,一般更容易发生在地位差不多、经历相同的熟人之间。
被嫉妒的那位,往往是因为某个转点,走向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峰,被抛下的那个因为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远距离,有种羞耻感和怨恨感在内心发酵,这种情绪带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攻击并诋毁他人。
有嫉妒心的人,在人际关系上会产生一种极大的障碍,尤其是女性朋友之间的嫉妒心会更多。
喝咖啡小影与好友刚在星巴克喝完咖啡,男朋友说等一下过去接小影一起晚餐。
那时候小影刚与男朋友一起没多久,小影并不知道这个男生是否可靠,想让朋友帮忙看一下给点意见。
小影只见朋友马上走向洗手间,不知道她在里面干什么,大概十五分之后,朋友呈现一幅全新的面貌。
很明显化过眼线,涂上睫毛膏,肤色比刚才还要亮丽,涂了一层鲜艳的口红。靠近朋友,闻到一种香水味,这些与刚才她喝咖啡妆容完全不一样。
男朋友也赶到现场,他进门先找到了小影的身影,之后把眼光停留在一旁的友人身上。友人很自然地跟男友打个招呼,小影与友人告别之后就牵着男友的手一起离开。
只是小影不明白为什么男朋友过来接自己,朋友非得要去一趟洗手间化妆,出来的时候竟然还喷上香水?跟自己出来时的样貌是两回事?小影想了很久都想不明白。
大半年过后,小影与男朋友之间有越来越多的矛盾,有一次他们二人吵了一次大架。
小影只好来到好友身边倾诉,朋友并没有安慰小影,而是说了一大堆的风凉话,比如说小影的肤色不好,穿衣没品位,不懂得撒娇,不会讨好一个男人的心.....最后还跟小影说,她的男朋友曾经跟自己表白过。
这一刻让小影很错愕,她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有过来往,竟然瞒着自己两人单独出去?此刻的小影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这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只是陷于到一种迷惘中。
为什么会是自己的男朋友跟自己的好友在一起?
她是想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嘛?以为凡是她见过、认识的男生都会喜欢自己?
小影回想起了上一次男朋友来星巴克接自己时,好友连忙赶去洗手间化妆的事情,那是她的心机,想在那一瞬间让男朋友对她留下印象
这时候如此伤心的小影呈现在好友面前,好友的如此奚落,也达到了她的目的,不停地在小影的伤口落井下石。
她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悲伤之中,只要看到小影过的比自己差,不如自己,好友心里才会得到平衡和满足。
女人之间的嫉妒心这世界上总会有嫉妒心很重的女人,尤其是当你给她介绍自己的男朋友之后,没多久,她总会说别人的男朋友有跟自己表白过。
因为她一直都没有一个稳定的对象,在感情道路上受够挫折;自己过得不好,不允许身边的熟人过得比自己好。
如果小影能顺利脱单并且还走向婚姻,那她与小影之间的距离会越拉越大,这是她内心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所以就故意说那些话,目的就是要打击小影,让她对这个男生死心。
通常遇到这样事情的时候,不要相信对方说的话,而是保持一种冷静的状态,把焦点放回你们2人之间,回顾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感情走在目前的这个状态?
再想想有什么办法让两人的关系往好的方向走,我该要做些什么,而不是一直被熟人朋友的那句话困扰。还有这段时间尽量避开这位朋友,不要再与她透露更多与自己有关的感情生活。
你的善意,如何让人接受?
热心助人是传统美德,现代人对陌生人的帮助有很大的防备心,遇到困难,得到不信任的人帮忙时,内心第一个反应是:这个人有什么目的?有什么企图心?不想欠对方一个人情,怕到时候还不起。
有时候给人提供的帮助,不见得是好事,反而让人感到不自在,甚至会拒绝你的援助,如何才能做到帮助别人时能体贴并婉转传达善意,更容易得到别人由衷的感激和敬意?
老太太的房子
二战时期,兵荒马乱,有一餐没一餐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四处都是饥荒的逃难人民。
一位德国老太太,看到门口的栅栏处有一位着装体面、讲究,手提着皮箱不停地在那里徘徊的男士。
老太太深知当年的大环境,下意识就知道这位男士一定是肚子饿了,但他的自尊让他没办法敲一个陌生人的门,更不知道如何开口要饭填肚子。
再加上这里方圆几十里,人烟稀少,能找到一家有人住的地方,实在不容易。
于是老太太主动走出去对男子说:“先生,您是否愿意帮我把栅栏里的这堆木头,扛到那边的角落里?我老了,扛不动了。”
男士连忙说答应:“好,没问题。”
他把外套脱去,把木头从这边搬到另一边的角落,并摆放整齐。
男士用尽全力去摆设,不到一会儿男士满头大汗,好心的老太太趁机为了答谢男士的帮忙,于是请他进屋吃饭。
男士愉悦地答应了老太太的邀请,开心地吃完饭,继续赶路去。
老太太靠这些木头,巧妙地表达了善意,既不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在乞讨,又不失对方颜面,把这种善意表达的恰到好处,暗地里温暖了那些需要帮助人。
帮助人,给于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道德情操。
小学
卡耐基的小学,校名很浪漫,叫玫瑰园,但只有一间教室,非常简陋。
他在学校里是一位公认不听话的家伙,因为太调皮、经常恶作剧,好几次差一点就被学校开除。
他有一双又大又宽的耳朵,同学们经常嘲笑他的地方。
有一次,一位叫怀特的男孩与卡耐基发生了矛盾,他们吵起架来,卡耐基说了几句很刻薄难听的话,怀特也被激怒了,便恐吓他:“总有一天,我要剪掉你那双讨厌的大耳朵。”
那时候的卡耐基几乎被吓坏了,吓到好几个晚上都不敢睡觉,害怕自己一旦进入梦乡耳朵就被怀特剪掉。
到卡耐基成名之后,仍然没有忘记怀特,同时他也悟出了一番人生哲理:“要别人对你友善,要与同事和睦地相处,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那就绝对不能去触动别人心灵的伤疤。”
体制单位
简书的一位作者写出了自己的一次辞职经历,讲述了辞职之事一直未遂的经过,在体质单位了无法获得实际性的成长进步,每天在单位里工作都觉得浪费时间。
这份工作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也无法从中获得事业的成就感。想辞职获得更精彩的人生,想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回忆。
父母也是从体制单位走出来创业,通过创业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并爱上自己的事业。他们是过来人,创业不仅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更让他们品尝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创业绝对不是一两句激情四溢的口号,更不是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九死一生大冒险。
他们又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孩子放弃体面且稳定的工作,再一次走向这条荆棘丛生、布满陷阱的“不归路”?
在提出辞职的那一刻,父母、同事和身边人的极力反对,作者只好放下辞职这个念头。
之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在简书上发布。
这篇文章写完之后,有位读者给作者以下建议:
关于体制,体制内适合两类人:欲望极盛,手遮天;清心寡欲,打酱油。中间的人都会纠结徘徊痛苦。关于辞职,读过几本创业的书籍,得出以下几个观点:
1、生活在别处。可以积极的去交一个类似生活的朋友,去融入他的生活体检,了解真正的样子。
2、辞职的时机:当你完全没有办法兼顾的时候。你的任何业余时间都已经投入。许多人以为辞职后就会做的很好,但现实是如果目前控制不好生活,辞职后会更糟。
3、必须有已经可以变现的能力,多少并不关键,但要有。否则,资金的压力并不只是生活质量的下降,配偶的不经意的责难、无法满足儿子的愿望、父母仍为之劳心劳力,这些会给你带来痛苦。
就是因为这番留言,改变了作者的念头,暂时的不成功并不代表永远不会成功。并在文未给作者打赏2元,区区的2元并不多,却给了作者很大的动力。
很多网路写手们都在追求变现的能力,多少个日夜不间断地码字,就是因为热爱写作,希望终于一天可以出版到自己的书籍,或者能让写作成为自己的谋生工具,靠它来维持生活,甚至走向富裕。
这种真诚给予的建议,又用实际行动支持别人的想法,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踏实可信的人,又让人从内心发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