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周冬雨、刘昊然的《燃冬》有感
今天上班路上打开腾讯视频浏览电影的时候,燃冬映入我的眼帘。
对这部电影有点若有若无的印象,对周冬雨、刘昊然有点路人好感,所以想看看。
看了一段后,发现是部文艺片,发现后有点想放弃,如何就是中段的时候想放弃,我感觉算是半躺平的普通人吧,不太像看情绪压抑的片子,不想没事找事,不想受教育。
但转念一下,这还是有一种急促的感觉,就是寻找快乐的过程都是急促的,所以我反省了一下,就又继续向下看了。
下面含剧透。
影片讲述了浩丰有心理疾病的情况下参加延吉那边的一个同学的婚礼,后面加入了娜娜的旅游团,因为丢失了手机,娜娜以一起小团游的说法留住了浩丰,韩萧做为娜娜的追求者或者说舔狗和加入了其中。
根据导演或者旁人描述说这是个三个人互相治愈的故事,我相信所有人的都和我感觉一样,这里面没有体现出任何一个地方是A通过B的说的什么或者做的什么得到了治愈,难道因为娜娜因为浩丰愿意和她上床就治愈了?但上床这个事又是娜娜主动的吧,娜娜因为碰见了熊没吃她就治愈了?韩萧是因为他们两个好上了,自己气的治愈了?这部片子印证了我对文艺片的印象:导演只想给出问题,不想给出答案。那么我们看这个电影的意义在于什么呢?看看世界上都有什么样的精神病?
我看电影的时候很多人一直在说看不懂,我从隐喻上说确实很多没有看懂,例如熊女、冰迷宫、等等,但这些很多人不懂是很正常的,例如大学时专门开了欣赏音乐欣赏选修课让人学习欣赏,例如不懂钢琴的人,最懂觉的好听或者不好听,但绝对听不出流水、风雨,再比如说不怎么上网的人不知道yyds是什么意思一样,你只有进入了那个圈子或者在那个圈子里面才知道是什么,咱们国家的人有多少个人进入过文艺片的这个环境?如果你给圈外的人看,肯定不能用这么多隐喻,如果用了这么多隐喻,就不要指望普通人能看懂。
但如果从故事从感觉来看,我觉的我看懂了,就是三个心理有问题的人或者莫名其妙的的人聚在了一起玩了几天又看了一次天池,做了一次短暂的脱离生活又回归生活的事情(完全不符合故事的定义,没有曲折,没有寓意,只有八卦),我觉的看懂了但没有任何意义,我就算懂这种情绪又什么用,反思吗?我刷抖音都反思自己是不是躺平了,我看电影都反思自己做事情不能仓促,警惕吗?抑郁又不是想没有就没有的。
有人说:你看你看了电影,整出这么一段观后感,不是很有的说吗?呵呵,你没有看出来,我这么些文字全部是对导演的吐槽吗?
最后再吐槽一下:网络小说都讲究黄金三章,你这么高大上的电影没有黄金三章的魅力还想吸引圈外人吗?
最后评分,不值得用6块钱看,但值得用腾讯会员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