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论语》学习心得21

2022-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暖暖1314

【暖暖小思】

1)孔夫子赞扬古代的百姓而觉得如今的百姓不及以往,可能存在着他观察到的现实意义。可是,我觉得人总是往前看的,过往再好,也比不上走向未来的今天。当然,针对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民风淳朴或彪悍,也自有其存在的根源和我们无法去改变的理由所在。况且无人可以要求别人如何,只有做好自己的,然后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到身边的人。

2)孔夫子的憎恶全来自于自身的刚正不阿,追求正统。而在我看来,紫色是单独的颜色,虽不及大红正统,但依然是给我们的色彩世界添上美丽一笔的存在。他国的乐曲,自然有它们的独特之处,也是有着值得肯定的艺术价值的。当然,对于巧言善辩企图颠覆国家的人,不值得颂扬,这类人的能言善辩大可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而不是为国家带来危难,让百姓们不安宁。

3)“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地皆不语,深沉千万年,却让天地间的我们获得生存和生活。四季流转,万物生长,皆来自天地间灵气,天道,亦生道,无需多言。

学习内容:

《论语·阳货》第16.17.18.19章

️17.16:【原文】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百姓有三种毛病,现在或许都没有了。古代的狂人是轻率肆意,现在的狂人则是放荡不羁;古代矜持的人是棱角分明,现在矜持的人是恼羞成怒,强词夺理古代愚笨的人是憨直,现在愚笨的人是欺诈伪装罢了。”

️17.17:【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17.18:【原文】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孔子说:“憎恶紫色夺去红色的光彩和地位,憎恶郑国的乐曲淆乱典雅正统的乐曲,憎恶用巧言善辩颠覆国家的人。”

️17.19:【原文】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这些学生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什么话了吗?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什么话了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