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功能:“你有一条被删好友提醒!”
如果某天微信弹出这样一条消息:
“对方请求删除你的好友,你是否同意。”
点开一看是一个很久没联系、以后可能也不会联系的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大多数人还是会感觉心口被戳了一下吧!
毕竟是加过微信好友的关系,至于被戳痛的程度,取决于曾经有过多少交集。
一面之缘,后来再无瓜葛的人,自然不痛不痒;就怕你们认识比较久,有过密切的联系,疑惑、苦涩、失落、纠结......各种五花八门的情绪涌上心头。
庆幸微信没有这种删除好友的提醒功能,多少不咸不淡的关系才能天下太平。
悄无声息的删除,才是当下社交默契的方式。
微博上曾经有个热搜话题叫做“删好友之前要不要告诉对方”。
超过90%的人都支持“默默删除就行,不用特意告诉对方,免得尴尬。”
看这个事例,如果你打招呼了,对方删得比你更快......
有人觉得,删除之前打声招呼,算是一种礼貌。
可如果换位想想,自己是被告知的那一方,会不会莫名其妙觉得尴尬?
用膈应别人来成全自己的礼貌,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了。
成年人的关系疏远,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删除。
前一阵子刚认识一个朋友,加他微信的时候,竟然都不用验证就直接通过了。
我当时就有点狐疑,半开玩笑:“都不用验证的吗?你这个不会是小号吧!”
有的人会有社交洁癖,私人社交一个微信号,工作往来用另一个微信号。
他说:“我就这一个微信,是亲生的,但从来不开启验证。”
我更加不解:“为什么?”
他一副哲学家的样子:“我觉得微信这个设置非常合理。添加好友会收到通知,可别人删除你好友的时候,微信系统却不会特意通知你。”
“所以,你来,我打开门欢迎你;你走,别告诉我,我不想送你。”
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写道:
“在季节的列车上,如果你要提前下车,请不要叫醒装睡的我,让我假装不知道你已经离开。”
有些话不说出来,现实可能永远是另一番美好。
哪天我突然心血来潮给你发了消息,哪怕收到回复却是:“对方已开启了好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她)的好友。”
我最多微微惊讶,然后莞尔一笑,淡定删除,重新定义一下我们的关系。这才是成年人之间的默契。
成长的路上,与小部分人卿卿我我,和大部分人分分合合,又跟一部分人渐行渐远。
朋友的意义,就是结伴而行,充实彼此的生命。将来某个瞬间,有可供回忆的片段。
虽然我早已知道,我们有了各自要奔赴的远方,但你现在告知要把我删除,等于正式通知我就此分道扬镳。
不再往来既已成事实,那就别再多此一举,破坏以前的美好记忆。
我不想在以后提起你时,末了都要加一句“后来他删了我好友,还特意告诉我”这样荒诞的结局。
毕竟,你也是曾经陪我看过风景的人。
和有些人最好的结局,就是互相杳无音信。
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朋友就是要分三六九等的。
有些感情像指甲,剪掉了也无关痛痒;有些感情却像牙齿,拔掉了会留下疼痛的伤口。
你需要做的是,照顾好牙齿,让它陪伴你久一点。
冷漠、疏离无关紧要的,是为了把热情、亲昵留给最重要的人。
感谢那些一直让我躺在微信通讯录里的好友!至于那些删除我的人,谢谢你曾经到来,也不遗憾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