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教育研讨会”感想
2022-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牵着小猪去散步
7月8日—10日,“2022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在旺苍县举行。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新教育写作:师生共写随笔”。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
12位新教育的优秀代表,为我们讲述了生动的写作故事。他们中有个人通过写作促进专业成长的故事,有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专业成长的故事,有师生共读共写的故事……
一个个触动心灵的故事感染了我。特别是姜堰第二实验小学的陈冬梅老师,陈老师坚持带着孩子每日诵读,和孩子约定,把美的发现写出来,发出来,孩子写完后,拿着“放大镜”去文中找亮点,最终从她的写作园地走出了“小作家群”。是陈老师自己坚持不辍写作的感召,是陈老师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是陈老师为孩子们搭建的平台,让她身边的小作家们得以肆意生长。
朱永新老师说过:“师生共读共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共读共写是新教育倡导的生活方式。
要实现共读共写,首先教师要会写。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李庆明院长为我们讲述了写作的四大“法宝”即,源:感物而动;流:以读促写;心:情动于衷;辞:咬文嚼字。
生活是“源”,阅读是“流”,二者结合,写作才能源流汇响,盈科而进。写作业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情” 是最重要的心理动因,应当“缘情而缀文”。写作最终还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达也即修辞,包括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推敲琢磨等。
作为一线教师,只有自己不畏惧写作,坚持去写,才能实现师生共写,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