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268天《 轻重戊第八十四》第二部分

2024-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管子》学习第268天《  轻重戊第八十四》第二部分

原文阅读

      桓公问管子曰:“民饥而无食,寒而无衣,应声之正无以给上,室屋漏而不居,墙垣坏而不筑,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沐涂树之枝也。”桓公曰:“诺。”令谓左右伯沐涂树之枝。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清中而浊,应声之正有以给上,室屋漏者得居,墙垣坏者得筑。公召管子问曰:“此何故也?”管子对曰:“齐者,夷莱之国也。一树而百乘息其下者,以其不捎也。众鸟居其上,丁壮者胡丸操弹居其下,终日不归。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归。归市亦惰倪,终日不归。今吾沐涂树之枝,日中无尺寸之阴,出入者长时,行者疾走,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而薄业。彼,臣归其三不归,此以乡不资也。”

        桓公问于管子曰:“莱、莒与柴田相并,为之奈何?”管子对曰:“莱、莒之山生柴,君其率白徒之卒,铸庄山之金以为币,重莱之柴贾。”莱君闻之,告左右曰:“金币者,人之所重也。柴者,吾国之奇出也。以吾国之奇出,尽齐之重宝,则齐可并也。”莱即释其耕农而治柴。管子即令隰朋反农。二年,桓公止柴,莱、莒之籴三百七十,齐粜十钱,莱、莒之民降齐者十分之七。二十八月,莱、莒之君请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公即为百里之城,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什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主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人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楚之男子居外,女子居涂。隰朋教民藏粟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钱五倍,是楚强也。”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修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

字词注释

[1]居:当为“治”。

[2]沐:砍光。涂:同“途”。

[3]左右伯:指修治道路的司空。

[4]阔:疏。

[5]民被白布:白为“帛”之假借。民被帛布指人民都有衣服穿,与上文“寒而无衣”对应。

[6]清中而浊:努力为土地施肥。清,臭秽。中,得。

[7]捎:去除。

[8]胡丸:怀藏弹丸。胡,通“”。怀。

[9]柎:通“拊”。攀抚。

[10]惰倪:疲倦思睡。倪,通“睨”。

[11]薄:勉力。

[12]与:通“以”。柴:“茈”的假借字。茈可为染料。下同。

[13]山东:华山以东。

[14]城:藏。指筑有围墙的区域,以收藏物品。

[15]居涂:奔波在路上。

[16]修谷:从事农业生产。

[17]芊:楚国靠近齐国的地方。

译文参考

        齐桓公问管子:“百姓饥饿却没有食物,受寒却没有御寒的衣物,应该缴纳的赋税额度没有办法缴纳给国家,房屋破陋无人修缮,墙垣败坏无人修筑,这该如何解决?”管子回答道:“请砍光路旁树木的树枝。”齐桓公说:“好。”下令让司空砍光道路两旁的树枝。司空受命把路边的树枝修剪稀疏。那年,百姓都有了衣服穿,努力给田地施肥,应缴纳的赋税都得以供给国家,破漏的房屋也得以修缮,败坏的墙垣得以修筑。 齐桓公召见管子问:“这是什么缘故?”管子回答道:“齐国,原来是东夷莱人的国家。一棵树下休息着百乘车马,是因为之前没有砍掉树枝。众多的鸟聚集在树上,壮年男子都怀揣弹丸手持弹弓等在树下,整天不回家。父老乡亲抚着树枝谈天说地,整天不回家。市集内的人也犯懒,整日不回家。如今我们砍掉了道路两旁的树枝,太阳下就没有一尺一寸的阴凉地,出门的人都怕长时间日晒,路人疾走,父老乡亲回到家中从事生产,壮年男子都回到家中努力工作。那些百姓,我解决了他们‘三不归’的问题,用这个办法让百姓的财用众多不可计量。”

      齐桓公问管子:“莱国、莒国以茈草和田地并重互补,该怎么制服他们?”管子回答道:“莱国、莒国的山地生产茈草。您就率领未经训练的士兵,用庄山的黄金铸造成金币,抬高莱国的茈草价格。”莱国的君主听说后,对左右大臣说道:“金币,是人们所珍重的物品。茈草,是我们国家的特产。用我们国家的特产,来换取尽齐国的珍宝,那么齐国就可以被我们吞并了。”莱国人就放弃他们的农业来生产茈草。管子随即就让隰朋恢复务农。两年后,齐桓公停止收购茈草,莱国、莒国的粮食收购价格为每釜三百七十钱,齐国出售的粮食是十钱,梁国、莒国的百姓有十分之七都降服于齐国。二十八个月以后,莱国、莒国的君主就请求臣服了。

      齐桓公问管子:“楚国,是华山之东的强国,那里的人民熟知战斗之道。兴兵讨伐楚国,恐怕能力不足,兵士败于楚国,又不能为周天子建功立业。这该怎么办?”管子回答道:“那就用战斗之道来对付他们。”齐桓公问:“这怎么说?”管子回答道:“您高价收购他们的鹿。”齐桓公就围起了方圆百里的土地,让人去楚国购买活鹿。楚国的活鹿原价一只八万钱。管子就让齐桓公通过百姓调整物价高低,贮藏了十分之六的粮食。让左司马伯公率领未经训练的士兵在庄山铸造金币。让中大夫王邑载着二千万钱币,去楚国求购活鹿。

        楚王听说后,告诉他的宰相:“那些金币,是人民所珍重的,是国家所存储的,是贤明君主赏赐有功之人的物品。禽兽,是人们的祸害,是贤明君主所放弃驱逐的。如今齐国用他们珍重的宝物来购买我国的群害,这是楚国的福分,这是上天要把齐国送给楚国。你告诉我的百姓,速速求取活鹿,来换尽齐国的财宝。”楚国的百姓就都放弃农业来捕捉活鹿。管子告诉楚国的商人:“你们为我运来活鹿,运来二十只我就赏赐给你们一百斤黄金。运来十倍活鹿,那就赏赐一千斤黄金。这样一来楚国就不用对百姓征收赋税,财用也能够充足了。”楚国的男子在外奔波狩猎,女子在路上奔波接应。隰朋就让齐国百姓贮藏五倍的粮食。楚国靠活鹿贮藏了五倍钱币。

      管子说:“楚国可以攻下了。”齐桓公问:“怎么做?”管子回答道:“楚国收获的钱有五倍,他们的国君肯定自鸣得意地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五倍的钱币,是楚国的强势之处。”齐桓公说:“好。”于是下令让人关闭城关,不和楚国通商。楚王果然自鸣得意地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但是粮食不是三个月就可以收获的,楚国的粮价达到每釜四百钱。齐国于是让人载着粮食去芊地南部,楚国人有十分之四都降服于齐国。三年后楚国臣服。

核心内容解读

    本篇第三节讲述了用剪除道旁树枝的计谋改变“三不归”现象,从而使百姓致富。通过涂抹树枝,使得树下没有阴凉,迫使人们回家从事生产活动,从而解决了饥饿、寒冷、房屋漏雨和墙垣破损的问题。这段对话反映了管子通过改变环境来促使百姓勤劳工作,从而改善民生的策略。

      第四节阐述诱导莱国弃农打柴而最终征服莱、莒。“制莱莒之谋”说明了弃农足以亡国。中国社会,农业为本,扰乱农业生产也是重要的战争策略。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为了平定南朝的陈氏政权,他听从高颎的建议,每逢江南将要收割庄稼的季节,就在两国边界上集结人马,扬言要进攻陈朝,使得南陈的百姓没法收割。等南陈把人马集中起来,准备抵抗隋兵,隋兵又不进攻了。这样一连几年,南陈的农业生产受了很大影响,守军士气也松懈下来。隋兵还经常派出小股人马袭击陈军粮仓,放火烧粮食,使陈朝在经济上疲敝不堪。最后终于在589年正月灭陈。

      第五节阐述了诱导楚国弃农猎取生鹿而最终征服楚国。粮食是最基础的战略物资,古今中外,有无数利用粮食使他国屈服的案例。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告诫世人:“你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文中讲述的降服楚国的“饥饿战役”,后世也依然有效。“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也运用“饥饿战役”,它是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主持制定的水雷封锁日本本土的计划。

        日本是个岛国,工业发达但资源贫乏。根据日本大量的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都依靠进口的弱点,美军制定了一个“饥饿战役”。这个计划从1945年3月27日开始实施,很快造成日本近海海域无法通航,重要港口不能进出,切断了日本与外界的航运。日本急需的石油、煤炭和粮食等战略物资严重短缺,很多船只和飞机因得不到燃料而停航、停飞,军工厂关闭,造船厂停工,粮食供应日趋紧张,国民陷入一片饥饿之中,整个国家濒于瘫痪状态。

      “饥饿战役”历时四个半月。美军所布水雷共炸沉炸伤包括“海鹰”号航母等65艘军舰在内的670余艘船只,其中炸沉和重创无法修复的达431艘,总吨位140余万吨,相当于战役开始时日本船舶总吨位的75%。“饥饿战役”最终实现了全面彻底封锁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战役企图。1945年8月比1945年3月,4个多月中进口物资下降90%,维持战争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近乎中断,军工企业由于原料断绝,纷纷停产或关闭,日军大批飞机、舰艇由于燃料极度缺乏而被迫停飞、停航,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日本帝国的末日来临了。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渊源(四)

四 墨子反对弱肉强食的国家观念

        与当时流行的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皆从官方角度立论不同,墨家站在平民立场之上,反对侵略战争。墨子认为发动侵略战争非仁义行为:“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为获取土地而发动战争,却杀伤民众,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墨子记载世上统治者在农时开展战争,严重损害民众利益,却标榜战争能够获取名利:“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为为之?曰:‘我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故为之。’”对于这一言论,墨子直接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战争付出要多于收获。“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这在于战争杀伤大量人命,却只能收获少量土地:“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由于春秋末年荒废土地仍较多,因此在墨子看来,这一收获实是无用之物:“今万乘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入;广衍数于万,不胜而辟。”为获取无用之土地,而杀伤本来便有所不足的民众,不应是政权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然则土地者,所有余也;王民者,所不足也。今尽王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余也。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

        对于春秋五霸通过争霸战争,得以扩张领土成为大国的历史现象,墨子进行了批评:“饰攻战者也言曰:“南则荆、吴之王,北则齐、晋之君,始封于天下之时,其土地之方,未至有数百里也;人徒之众,未至有数十万人也。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人徒之众,至有数百万人,是故攻战之速也。”

      墨子也从平民立场出发,认为这并不能证明战争合理,因为战争仅仅使少数国家强大,而使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遭受了损失,从天下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虽四五国则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譬若医之药人之有病者然,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相应地,统治者不应选择这一政策。“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况且在墨子看来,许多国家在发动战争时,并未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因此往往导致战争失利,由此而引发政权动荡、民众失业:

      今夫师者之相为不利者也,曰:“将不勇,士不分,兵不利,教不习,师不众,卒不和,威不圉,害之不久,争之不疾,孙之不强,植心不坚,与国诸侯疑。与国诸侯疑,则敌生虑而意羸矣。”偏具此物,而致从事焉,则是国家失率,而百姓易务也。

即使国家在战争中获取了胜利,却征调了大量民众,打破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导致民众流离失所,对内政造成了严重冲击,得不偿失:“然而又与其散亡道路,道路辽远,粮食不继傺,食饮之时,厕役以此饥寒冻馁疾病,而转死沟壑中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不利于人也,天下之害厚矣。”因此统治者发动战争,严重损害民众的利益,是毫无意义之事:“而王公大人乐而行之,则此乐贼灭天下之万民也,岂不悖哉?”墨子以春秋末年频繁发动战争的四个国家为例,指出他们所获取的土地已远远超过可以耕种的规模:“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若使此四国者得意于天下,此皆十倍其国之众,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余也。”可见为获取无用土地而发动战争,残害民众,实为无益之举:“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余也。”

      不仅如此,在墨子看来,世人仅关注通过战争而成功称霸的例子,却未关注发动战争却最终导致政权灭亡的例子:“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闻,近者以目之所见,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最终墨子总结指出侵略战争不可行:“古者王公大人,情欲得而恶失,欲安而恶危,故当攻战,而不可不非。”“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认为这种战争不符合民众利益。

        在此基础上,墨子提出“非攻”战争观念,指出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仅有“义”之虚名而无其实:“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与儒家一样,墨子也推崇三代:“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认为三代君主便不为获取土地而发动战争:“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而是通过增加财富的方式,提升国家实力:“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足以倍之。”具体而言便是带领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不劳役民众,又能增加社会财富:“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从而统一天下:“此则知者之道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

      可见,虽然墨家与老子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大差别,但二者在国家形态的追求上,却十分相似,都主张保持现状,反对争霸战争,所追求的都是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相应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立场上,都倡导回到五帝以来的邦国联盟。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全二册)》,夏春涛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10月

《国富策:读〈管子〉知天下财富》,翟玉忠,博瑞森管理图书,2018年12月

《管子译注(全二册)》,谢浩范;朱迎平 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