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

知识究竟是什么?

2017-08-17  本文已影响28人  汪小東

知识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还真有思考,但一直都想不明白。

在寒窗苦读时,觉得知识就是能用在考试上的东西,这就是典型应试教育给我带来的思想产物,为学而学。

出校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是连一句话都说不清楚的“大学生”,那时候只觉得说句话太难了。而后便是反思,最后想明白,竟然是语文不好造成的,这时我便发出感叹“原来并不是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里都不怕”,而恰恰相反的是,“学好语文,并流利的表达才是关键”,真是细思恐极。

好在因为早早的意识到这一点,才开始一点一点的积累知识,只有慢慢通过阅读多攒点知识,而后才可能形成知识体系。

关于关注的信息是否能够变成知识,听罗胖是这样说的:在现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你看到的东西只能是信息,只有你将这些信息作了联接,形成一个结构,那才能叫做知识(你所拥有的知识)。这和笑来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从笑来老师给知识的定义中我意识到,知识首先是能够指导我们,而后带来长期的好结果的信息。说得更简单点“就是有用”。

“用”可以说是我成长时的“法宝”,我总喜欢跟我的朋友说:“管它呢!用起来再说。”这句话给我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因为碰到的任何知识,只有用了,你才能发现那个“知识”是否真的“有用”。所以说,对于你都没用过的知识,别再用于说教他人上,因为这极有可能会被“打脸”。

绝大部分人不知不觉掉进了一个大坑,那就是“有用”。在学习东西之前,总是会问,学的东西是否能用到,如果用不到,那就不学。甚至他们会说,学它有个“屁用”,还不如我多花点时间看看电视。

就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把自己的未来变得“没有可能性”,甚至在工作多年之后,会带着淡淡的忧伤说:“我除了做这个,我还能做什么呢?”

当我冲破了因为“有用”才去学习的怪圈之后,我发现我的生活变得非常的精彩。

在闲暇时,我可以“漫步在书的海洋里”,随便抓一位牛人聊天,我可以豪无保留地向他倾吐心声,而且还不用担心我的想法会被人知道。从此之后,我感觉我不在孤单,而是朋羽众多。

我最近在做一件更有趣的事,那就是“练习写作”。

这个过程是对阅读获得的知识的深度加工,而在我开始写作时,我不知道对我来说有啥用处,只知道写下去肯定没错。直到最近我才想明白了,写作能够提高思考质量,从而提升思考方式。而思考方式的转变会给我带来真正的改变。因为每当我写一篇文章,我就会被重新塑造一次,大脑的操作系统就会提高“一丢丢”。因此,我笃信以后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庆幸我现在在做“学习”这件事,而不用等到四十岁时对着儿女说:“真恨年轻时没有好好学点东西。”虽然说我现在学的东西很少,理解的也很浅,那这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就拿我来说,我今年26岁,假设我能活到中国的平均年龄,听说是72岁吧!算下,还有46年的时间呢!暂且不说46年我能学到多少,但只要每天我能够学一点点,那在46年后获得相当的收获应该是有的吧!当然我相信,我后一年都会比前一年更好,那在若干年后,知识就会产生复利效应,获得更多那就是自然的事了。

在我看来,学习一个新东西,在一开始学时就应该抛弃“有用”这个概念。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培养自己对知识的欲望,当你这样学习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学习是有趣的,进而也就更容易把学习这件事做下去。那致于你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那就得看你怎么做了。但有一点肯定跑不了,那就是你的生命变得更精彩、更好、更有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