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格局蝶恋诗情

去做点什么,而不是去学点什么

2019-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良大师

采铜在《精进》中曾说过一个观点:

传统的教育体制里面隐含着一种未完成的思想惯性。

什么意思呢?

是说我们在上学时,所有的接受的知识都是为将来做准备的,而不是说让你现在就解决某个问题。

所以,我们上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博士,花了十几二十年,其实都是在做准备,在做积累。

这会让人有一种思维惯性,开始一件事前,我们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准备。

但是,这种工程量巨大的准备,往往会挤压了一个人的信心,消磨一个人的斗志,最后那件事根本就不曾开始过。

你不该对这个观点持有疑问,就说写作这事儿,有多少人学习了写作的课程后,仍然没有写出一篇文章?

应该不少吧?我问过这样的人,他们的理由是:还没掌握够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

可是,如果你问他们,怎么才叫“够多”,相信他们根本回答不上这个问题。

因为“够多”只是逃避行动的一个合理借口,这会让你持续处在学习阶段,而不是行动阶段。

学习是输入,没有结果体现,也没那么残酷。

而行动,就要接受现实的审判,意味着你可能失败,更可能看清自己原来一无是处。

这些都会增加你行动的负担,让你只想处于准备状态。

所以,你真想精通某样东西,就是去做,而不是去学。

我不是否定学习的作用。

我以前说过这个概念,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知识可以提炼出来,用语言、文字或者动作示范给你。

然而,显性知识对一个人精通某项技术起不了太大的贡献。

真正起大作用的是隐性知识。

但是,隐性知识却只存在你的五蕴之中,你能感知,也能运用,可是很抱歉,就是无法传递给他人。

你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让隐性知识得到积累。

因此,我可以说一个秘密,我文章很多的想法和构思,都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才出现的,而不是事先准备好的。

我甚至不知道这些想法和构思是怎么来的,就是写着写着就跳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我一个的感受,其实很多作者都是如此。

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与一位朋友告别后,决定写一本书,于是把小小的打印纸拼接,用老式打印机开始创作。

20天的时间,只待在房间里,自言自语,让思绪与荷尔蒙齐飞,最终经典著作《在路上》问世,据说初稿竟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

莫言也差不多,写《生死疲劳》时也没有准备,坐下来就写,47万字,43天便写完,写坏了50支软笔。

你要说他们是靠灵感创作,不如说他们是靠的是实践中积累的隐性知识。

凯鲁亚克写《在路上》之前,已经写过一部长篇,而且自己经常写小抄,很多小本本都纪录着日常的点点滴滴。

莫言在写《生死疲劳》之前也有很多作品,他也是喜欢把民间听到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纪录下来。

所以,你看,一个作家,只有在行动中的不断积累,才有可能形成了一个“意识池”,创作时的灵感也才能不请自来。

不仅仅是写作,任何行业几乎都是这样,只有去做了,你才能真正学到。

你是一个管理者,就算把管理书籍背得滚瓜烂熟也没用,你必须亲自去践行管理;

你是一个销售员,学再多话术也决定不了什么,你只有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才能不断改进销售动作;

你是一个培训师,学再多TTT(职业培训师培训)也用处不大,因为你知道,互动、控场、随机应变才是核心,而这些都不能从教案中学得到。

你想当一个好父母,学再多儿童心理学,也帮不上什么忙,你不花时间培孩子,毛用没有......

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参与度,这才是精进的不二法则。

我没有把学习贬的一文不值,我认为学习有三个基础功能:

一是事前让你有个全貌概念;

二是事中给你一些方向性参照;

三是事后帮你进行反思和复盘。

这三个方面者是”行动“最好的补充,但是却无法代替“行动”本身。

所以,无论你想精通什么,一定要去“做”,而不是去“学”,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我的经验之谈。

好了,这话题你有什么想表达的?

欢迎留言,良叔小随每天等你,再坚持99天。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