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苏轼

2018-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千里容光

1.为什么文章用很大一个章节写王安石?为什么不多写写子由?王安石在这本书里被作为批判对象,因为他和苏轼是敌对派(当时人称拗相公)。第一,他性格喜怒无常,初接触吕公著交好时对皇上说他可以做宰相,等到自己推行变革受阻碍时称吕为尧舜时候的四凶。第二,他刚愎自用。在朝廷排挤好人之后派小人顶缺。他一个月清除异己达8人,三年内清除了14人。1070年,王安石正式出任宰相,彼时司马光到陕西做官,皇帝再三再四挽留也没有用;次年九月,欧阳修辞职退隐。文中提到,我相信,没有人与大自然、春夏秋冬、雨雪、山峦谷沟壑亲密相处,并接受大自然赐予人的健康治疗力量后,同时对大自然还会抱有一种委屈偏颇的看法。他躲开众人欢乐的重阳节,自己独坐山中,写出这样的诗句:晚风落日原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

2.  苏轼是怎样成长为苏轼的?文中有一句话:苏轼在黄州成为了真正的自己。苏轼在黄州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在徐州做太守时候,到任三个月洪水到了徐州城下,他几十天不回家,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城墙。后来修建一座黄楼,并以此命名自己的诗集,同时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为他在密州缩写诗集的名称。苏东坡在太守任上遭到逮捕,7月28日遭逮捕,他怕连累朋友,还曾想在船上跳水自杀。8月18日送到御史台的监狱。接着进行审问,达40几天。儿子每天看望父亲,给他送饭。没有坏消息就送蔬菜和肉食,有坏消息就送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