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1)

2022-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静迎

《学而》是《论语》的开篇之章,旨在务本。

“学可以立德,学可以增智,学可以致用。”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人生的极致,还是做人立世之根本。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夫子说:“持之以恒地学习,领悟了困扰自己的疑难,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喜悦的呢?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快乐的呢?别人不理解自己,既不生气也不迁怒,这样坦荡雍容的胸襟又有谁能不敬其为君子呢?”

学贵养德

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年轻时期,单纯稚真,以学为乐,重在“学”与“习”;中年时期,任重道远,求其友声,“悦”其“来”;老年时期,饱经沧桑,平和中正,宠辱不惊,“喜”与“愠”不形于色。固知需学,德也需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养德。

经历了岁月的砥砺,会得到岁月很多珍贵的馈赠,只要自己善于学习。“学而时习之”,就是如此,这是一个永远的过程,学无止境,人不可一日不学,也不可能一日无惑。有惑必须求得解答,释疑解惑在于学习。运用自己的学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求得进境,会情不自禁地感到高兴,这就是学习乐趣之所在。

人之为学,既有同道,也必有异趣,有朋自远方来,慕其名敬其德,自然喜形于色。

君子就在于胸襟、气度。有德之人,别人是否知道或理解,无损于其德行的修养。之所以“人不知”,也反衬出其德行修养未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更需要进一步的修持,自然不能迁怒于他人。反躬自省,求之于己,更显其谦谦君子形象。

感悟:反复读几遍,学习的体会更加深刻。学习是值得终身坚持的事情,答疑解惑,才能不断精进。

坚持写作者,把阅读作为输入的首要途径。“读”能不断积累和提升,这是学习他人智慧的阶段。利用所学,去写去做,修身利他,将智慧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才是真正的“学到”。

知识在文字里闪光,读者读到便有收获。正所谓“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朋友慕名而来要同你一起学习,那怎么能不快乐呢?

别人不理解自己,既不生气,也不迁怒,这是胸襟和气度。学习时要做到:

不因他人的好恶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不以自己的喜怨迁怒于他人;

不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而生气、苦恼;

不因别人对自己存有误解而迁怒于人、产生怨恨之心;

始终以宽厚仁义之心、容纳百川的雅量和胸襟对待他人。

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以简单几句话概括出学习之道,值得我们在写作和生活上,用一生去体会和实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